許威
摘 要:數學作為一種物質文化、智慧結晶以及精神財富,表達與傳承了人類追求科學民主的美好品德,是訓練人類思維的一種意志思維活動,更有哲學家將其定義為文化的至高理想,可見,數學這種特殊文化在現代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基于此,針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進行簡要分析與研究,旨在幫助教育者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文化;滲透;研究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們愈發重視對數學知識以及教學技巧等非人文性價值的追逐,數學已有的文化內涵日益削減,取而代之的是枯燥、單調的數學符號,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情緒就會被厭煩與冷漠所代替,逐漸失去對數學學習的樂趣。現今的數學學習似乎只有解題這一教學環節,全然沒有生活與文化的熏陶,一旦這一教學環節得以順利完成,數學這門學科的教育功能也得以達到。數學作為一種特殊的物質文化,正在逐漸失去其原有的人文性,改革數學教學方式迫在眉睫。
一、制訂目標,培養情感
教學目標是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出發點與回歸點,其制訂的過程是否合理有效、準確清晰,將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從而間接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因此,想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就需要制訂清晰、合理的教學目標,在注重培養學生文化基礎知識以及實踐能力的同時,也要注重其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念的培養,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一定的數學文化,不僅能夠讓學生用發現的眼光對待數學,一定程度上還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了解數學文化與數學知識,讓學生從本質上認識數學這門科學,體會到數學學習的魅力,從而激發其數學學習興趣,彰顯數學課堂教學魅力。例如,在“加法”這一節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將“熟練掌握加法這一運算法則”作為課堂教學目標外,還可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及生活經驗,將“能靈活運用這一運算法則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作為本節教學目標。這一教學目標的制訂,不僅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可接受能力,還有意識地將數學文化滲透到其中,有利于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養成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讓其深入了解數學教學的深層次內涵。
二、注重啟發,滲透文化
數學文化隱藏在相關數學知識的背后,通過教師的深入挖掘而得以呈現。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對教材中的公式以及概念進行深入鉆研,從而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推測猜疑、探索驗證,讓學生在逐步摸索與探討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文化的產生以及演變過程,而非簡單地告訴學生這些公式以及概念的直接定義。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在提升數學水平的同時優化其數學學習方法與技巧。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認知的初級階段,教師如果能夠加強對數學文化知識的教育,那對學生后續的學習生活將會有重要意義。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時機,適時滲透數學文化,注重啟發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讓其在今后的學習生涯中能對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思想不斷探索與實踐。
例如,在“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教學過程中,如果直接讓學生去計算,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未免太難,常常會使學生感到力不從心、無從下手,這時若教師能加以引導與啟發,讓其轉化成自己所熟悉的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再進行相關圖形面積的計算。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快速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有益于在教師的引導與啟發下拓展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其能用辯證的方法看待問題與事物,從而促進其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在小學數學的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滲透數學文化,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悟與體會到數學文化的產生以及演變過程,從而有助于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辯證地對待與運用,以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借助設備,更新理念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科學技術涌現在課堂教學中,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活動注入了一股新氣息。多媒體設備作為新時代的產物應運而生。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這種教學輔助設備滲透數學文化,不僅有助于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順應素質教育深入改革,還有助于使小學數學課堂煥發活力,彰顯精彩,提高質量。現代信息化社會涌現出的高科技教學設備推動著我們素質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不僅有益于豐富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可見,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不失為一種滲透數學文化的有利教學手段。
總而言之,數學同其他學科一樣,都具有一定的人文性與藝術性,需引起廣大教師與學生的關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對數學文化加以整理,并將其滲透到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去,讓學生能在掌握數學知識、提升能力的同時,深層次地了解數學這門學科產生以及演變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魏偉標.試論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J].考試周刊,2014(9).
[2]支文峰.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文化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6(67).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