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鏡
【摘要】學前教育是個人終身教育的起點,也是我國教育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但目前五年制學前教育這一專業的學生在數學學科上凸顯了基礎薄弱、缺乏學習興趣和成績不理想等問題,是當前數學教學的難點所在。本文結合數學教學面臨的現狀,對解決方法進行了簡要歸納。
【關鍵詞】五年制 學前教育專業 數學教學 現狀 方式
【中圖分類號】G6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8-0028-02
隨著社會的工業化和現代化程度的不斷加大,教育事業的社會功能日益凸顯,同時社會地位也得到不斷提升。學前教育針對的是幼兒群體,關系到祖國的未來。而學前教育專業是培養和輸出學前教育師資力量的主要陣地,學前教育人才的培養質量對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國家未來人才的培養都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值得重視。
一、現狀分析
1.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有待培養
據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持無用論觀點,認為學前教育數學很簡單,但學生的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在數學學習上,會解答幾道題型、掌握幾個公式是遠遠不夠的,其最主要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使學生學會利用數學思維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解決??v觀近年來的招生情況,學生的數學學科入學成績普遍偏低,學生的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其思維理解力和運算能力均有嚴重欠缺,影響學生學習好數學的自信心,最終使學生形成排斥、畏懼心理,對數學的學習更加被動。此外,入學后課程較多,使學生難以抽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在抽象數學的興趣學習上,這也是學生成績偏低的原因之一。
2.教師素質低下,有待提高
現階段,數學課堂上仍然實行較為單一的教學方法,純理論教授模式依然占主流地位,并且在教學輔助手段上有明顯的欠缺。在這樣枯燥的課堂氛圍下,教師授課使用慣用的數學用語,而學生對此類數學術語存有很大理解難度,久而久之,就形成教師積極授課、學生消極學習甚至呼呼大睡的現象。此外,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將關注點集中在理論知識上,對聯系實際有所忽略,這也使得數學教學更為枯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而為了實現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教師只好對學生盡心灌輸教育,長此以往,數學教學便會落入惡性循環,即學生被動學習,教師強行灌輸。
二、改進教學方式
1.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學前教育專業當前使用的數學教材種類繁多,既有高中教材,又有職業教材,未突出任何的專業特點,因此數學授課教師應根據專業特點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對課程進度和內容難度進行合理調整,可在注重與現實相聯系、與學前教育專業相聯系的基礎上,以教師資格證的考試情況為切入點,對教學內容適當擴充,例如邏輯性和命題類的內容,都可以加入授課內容。另一方面,授課教師在備課時,要對幼兒數學給予一定關注,努力發掘當前所學同幼兒數學間的內在聯系,例如集合內容可與幼兒園數學中的分類問題相關聯及幼兒園實際數列問題等,經過教師對教材的用心和適當選取,并聯系實際,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學生產生愉快的學習心理,使其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2.合理改進教學方法
大量實際調查表明,原有的“滿堂灌”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當前的數學教學,為了教學任務能夠又好又快完成,教師需要對原有授課方式進行合理改進。首先,教師在數學授課上,要做到深入淺出、聯系實際,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避免過多而繁瑣的純理論推導,需要對概念及結論性應用都給予重視。其次,在數學知識講解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地與實際案例相結合,例如前文提到的數學集合、分類問題、實際數列問題等,使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和應用方法,從而也緩解了枯燥、嚴謹的數學課堂氣氛。再次,教師要使學生參與到數學教學中來,而非單方理論授課,例如可以提出問題,設立問題情境,使學生提出疑問,盡量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來,比如身邊的數學概率問題無處不在,抽獎、商業促銷及各種游戲等都與概率相關。通過所學數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和解決生活問題,對學生學習主動性有著良好促進作用。最后,分小組教學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教學方式,教師可對學生安排課前小組任務,令學生自行查找資料,并在小組討論后進行歸納整理,最終由教師進行總結。這是兼顧到每一個學生的新型教學方式,對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索能力都有著良好的培養作用。
3.對評價方式進行合理完善
現有的學生評價以考試結果為主要基準,限制了學生的綜合提升與全面發展。同時此階段的學生無需面對升學壓力,致使學生將學習重點都放在了專業課程的學習上,導致數學的重視程度和教學內容難度一再降低,同時數學考試難度也隨之降低,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生僅需做到了解概念、會代公式計算簡單題目即可。由此可見,當前的數學教學急需建立一個滿足學科需要的評價體系。評價內容除原有的考試評價外,還應將學習評價納入到評價體系。學習評價包括作業完成情況、課堂表現情況、課堂紀律情況、合作學習效果以及個人學習習慣等。而考試評價則包括數學單元考試結果、期中考試結果和期末考試結果。建立新的評價體系的目的在于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歷程進行了解,為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提供及時參考與指導。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數學教師應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特點和學生知識水平,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調整,并對課堂教學方式與評價方式給予合理改進,使理論教學聯系于實際,在豐富學生的學識的同時,促進其數學思維的培養和數學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梁翠紅.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學面臨的現狀及方法[J].亞太教育,2016(7):68.
[2]周屏.活躍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堂之我見[J].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