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梅
(四川省犍為縣龍孔初級中學)
摘 要:隨著近幾年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加深,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也越來越注重把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熱情。就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實現數學的生活化教育進行
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教育;教學情境
一、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一步步帶入教學的過程中去,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提升教學效率。要想實現初中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教師就可以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來讓學生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如,在教學“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時,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語言來創建生活情境:“你們有誰見過咱們生活中的立體圖形?街邊的路燈是什么形狀的?咱們的教室是什么形狀的?”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把數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從而提升教學效率。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創建生活情境,初中階段的學生比較喜歡新興的事物,他們已經厭倦了枯燥的“粉筆—黑板”式的教學形式,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來創建生活情境,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濃厚一些。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的圖片(例如:人體、塑膠跑道等等),讓學生通過尋找圖片的共同點來總結教師的教學內容,這樣既能把教學與實際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保證教學質量。因此,從這兩個方面來講,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語言或者是多媒體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二、充分挖掘教材,組織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生活中充滿數學思想,也可以說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挖掘現有教材中的生活化因素,組織學生把理論知識轉化為生活中常見的內容,從而加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如,在教學“平行與相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讓學生說出在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這樣的案例,有的學生可能會說小區里面的兩棟樓之間是平行的,永遠不會相交;有的學生可能會說兩條東西的街道是平行的,東西的街道與南北的街道是相交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某條街與某條路的交叉口,這個交叉口就是它們的交點等等。學生所敘述的就是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有一部分學生可能對單純的“平行、相
交”的理論概念并不理解,但是通過這樣的形式,理解起來也會更容易一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因素,保證學生對知識有一個很好的理解。
三、注重數學實踐,在實踐中將數學知識與生活有機結合
數學的邏輯性較強,也比較嚴謹,如果教師只是把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那么教學效率肯定很低,學生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也很難解決。因此,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實踐教學,也就是提出一些現實的題目讓學生來解決。如,在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時,教師可以設計幾道生活化的題目來讓學生解決,例
如,已知小明家離學校的距離是x千米,比小紅恰好近5千米,比小玲遠3千米,小紅家離學校的距離不超過17千米,小玲家離學校的距離大于3千米,那么問小明家離學校的距離有多遠。這種利用實際生活中學生經常遇到的問題來設計題目,有效地把實際生活與數學知識相結合,而且引發了學生的思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題目時可以設計生活化的題目,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四、鼓勵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我們一直在說把生活實際引入數學教學中,但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是什么呢?學習知識是為生活服務的。因此,要想實現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教師就要讓學生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如,我們經常會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匯總,看看學生近期的波動情況,那我們在學習完“數據的整理與初步處理”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這一章所學到的知識把自己近期的數學成績進行統計匯總,計算出平均成績、最高值、最低值、方差等等,讓學生學以致用,同時也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種讓學生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教學方式更能體現教學與實際的聯系,也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隨著近幾年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初中數學教學也越來越追求教學的生活化,注重構建一個具有實踐性、情境性、生活性的教學課堂,同時也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今天我們就初中數學如何實現生活化教育進行了討論,希望能夠對各位數學教師有所幫助。相信我們的教學能夠與實際聯系得越來越緊密,真正做到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參考文獻:
[1]楊曉衛.淺談如何在初中數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3(6).
[2]郭天祥.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把數學問題生活化[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