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祖雄
(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鎮初級中學)
摘 要:作為一名物理教師,首先要理解物理核心素養的本質,并在教學中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根本教學目標,讓學生不僅能學到物理知識,更能學到科學研究的方法,這將大大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物理教學;核心知識;感悟物理
一、物理教師要正確充分地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
我認為,物理教師應從三個方面理解核心素養。一是物理的核心知識:核心概念、核心規律、重要物理實驗等;二是物理的核心能力:理解能力、分析推理能力、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三是物理科學品質: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態度,具備的科學精神、合作意識等。在這三個層次中,核心能力、科學品質才是物理教學的本質。
二、讓學生不斷實踐,親身體驗慢慢感悟物理
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對物理的感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感,就是感知和體驗;悟,就是頓悟,豁然開朗。感悟是學生對物理知識感性認識到理性思維的升華。物理教學要以“感”為起點,讓學生感知各種物理現象。以“悟”來收尾,就是要在認識物理現象的基礎上,弄清楚現象產生的原因以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任煒東認為,物理教學就是一個創設情境,師生一起交換感知、完善感知、明確問題、群思求真、領悟方法、理解概念規律、頓悟其內在一致性的過程。
例如,講蒸發過程中要吸熱時,僅讓學生觀察教師的演示實驗得出結論,學生的理解并不深刻,我讓學生兩人一組,自己動手實驗,把酒精擦在手背上,親自體驗酒精蒸發吸熱使體溫下降后那種涼涼的感覺,學生興趣非常濃厚,增加了直觀感受,立刻悟出了一個道理:蒸發是一個吸熱過程。學生對這個自己感悟得出的結論,理解得十分透徹且能運用自如。
三、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培育學生的主體意識,實現主體性的建構
1.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注重創設物理情境,引發學生思考提問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貼近生活的物理情境,誘發使人深思的問題,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就能很快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思維達到共鳴效果。物理研究就是“于平凡處發現不凡之事,于不凡處發現平凡之理。”其關鍵是發現與概括,學生活動主要是觀察與思維,教師活動主要是創境與呈現、啟發與幫助。
例如,在學習大氣壓強時,我首先通過演示實驗創設情境,將硬紙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放手后看到什么現象?(硬紙片掉下來)再將玻璃杯裝滿水,仍用硬紙片蓋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立過來(暫不放手),問:如果放手,會出現什么現象?請同學們先猜一猜?(沒有掉下來)學生在這個情境中不由自主地提出問題:紙片為什么沒有掉下來?是什么力托住了紙片和杯中的水?從而對探究大氣壓強展現出濃厚的興趣。
2.讓學生重演物理知識的發生過程
波利亞說:“在教一個科學的分支(或一個理論:一個概念)時,我們應該讓孩子重蹈人類思想發展中的那些最關鍵的步子。”在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哪些是關鍵的步子?我認為是物理中的核心概念形成過程,基本的規律發現過程,重要的物理實驗設計、操作、數據分析、處理過程,分析物理問題的思維過程。
比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我讓學生動手做“斜面小車實驗”,研究阻力對物體運動情況的影響,重演伽利略的科學發現之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實現了知識的構建,更獲得了科學方法的體驗,科學態度和價值觀的陶冶。
3.加強科學方法的教育
物理學中有豐富多彩的科學方法,比如:理想模型、理想實驗、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轉換法、類比法、放大法、猜想假設法等,應將這些方法滲透于教學中,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方法,成為學生生命的組成部分。比如講電壓時,由于電壓看不見、摸不著,學生感覺比較抽象,理解很困難,我就用水流運動類比電流的實驗,讓學生通過水壓來感知和理解電壓。學生在掌握電壓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類比的科學方法。
四、物理教學中不斷反思和總結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的經驗和教訓
1.在物理教學實踐活動中要重視科學素養的培養
(1)在學習物理知識中所形成的物理概念、探究過程等。
(2)在學習物理知識、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內在涵養。
2.教師應具備三個方面的素養
(1)核心素養的發展以物理知識、技能的掌握和積累為基礎。
(2)科學方法反映了物理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是理解物理知識的綱領和脈絡,是應用物理知識的橋梁,是樹立科學觀的有效途徑。
(3)對科學的基本看法,包括科學的自然觀、社會觀、價值觀。
3.反思和改變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1)建立科學素養培養的體系,不可一蹴而就。
(2)倡導核心素養導向的物理教學,作為物理教師應該從物理學基本概念和規律、科學研究的思想方法、科學研究態度價值觀、科學應用意識等方面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3)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科學研究方法的應用、關注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借助原始物理問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總之,物理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根本目標。這樣不僅讓學生學到科學知識,更學到科學方法,同時養成正確的科學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吳建忠.論物理課堂生態與物理生態課堂[J].物理教師,201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