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遼源市第十三中學校)
摘 要: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化學能夠采用探究性實驗方法進行教學,從而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旨在對人教版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設計進行分析,并對具體教學方法提出建議。
關鍵詞: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分析
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通過實驗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形成準確的化學概念,掌握化學知識,明確化學實驗原理,學生也能夠在觀察實驗與動手操作實驗的過程中激發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解決問題的操作能力并掌握科學有效的實驗研究方法。而所謂的初中化學探究性教學,就是指初中學生在化學教師的指導和引領下,主動地適應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并且探究解決教師所提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進而激發好奇心與求知欲,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型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促進化學學科長足發展。
一、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設計原則
1.以化學原理為依據設計探究性實驗
在人教版初中化學的教材中,學生從初三開始接觸并且學習化學,由于學習壓力較大,并且化學是一門較為重要的學科,需要投入較多精力。化學學習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需要學生明確并且掌握化學實驗原理,但學生由于學習時間較短,并且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存在差異。如果教師只進行知識和概念的講解,學生即使能夠聽懂,在解決實際問題和具體習題時也會缺乏到位的分析。因此,教師需要以化學原理作為有效依據進行探究性實驗的設計,使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吃透概念、掌握化學原理。
例如,鎂與等物質的量的鹽酸與醋酸在同等條件下能夠產生相同體積的氫氣,教師在進行探究性實驗設計時,假設最終取得氫氣體積不同,要求學生找出原因,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驗,對這一化學原理能夠有深刻全面的認識。
2.以結合生活實際為原則設計探究性實驗
化學現象不僅存在于課本中,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也存在許多化學現象。化學教師要抓住學生想要了解這些現象的化學原理的心理,在進行探究性實驗設計時以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為原則,滿足學生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促使學生在生活中更加細致認真,主動學習,積極觀察。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存在許多燃燒現象這一實際,組織學生探究燃燒原理。首先,分別在酒精燈上燃燒蘸有水和酒精的棉花球,其次將同樣燃燒的兩支蠟燭中的一只,用玻璃杯罩住進行觀察。最終使學生明確燃燒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并且需要氧氣作為助燃劑的化學原理。
3.根據實驗現象設計化學探究性實驗
在許多化學實驗中有著非常奇妙有趣的實現現象,學生會對此類實驗現象產生濃厚興趣,教師可以以化學實驗現象作為依據進行探究性實驗設計,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使學生成為探究性實驗教學的主體,提升實驗能力和化學學習水平。
二、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教學原則
1.以學生為探究性實驗教學主體
在進行探究性實驗教學時,教師務必要轉變傳統觀念,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與實驗教學的主體,摒棄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形式。通過為學生設計實驗情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興趣,力求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自行進行實驗設計、驗證化學問題的猜想與假設。
2.化學教師要切實提高自身能力與素質
化學教師作為探究性實驗教學的主導,其素質與能力對實驗結果與教學目標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能否發揮實驗性教學的作用取決于教師的能力與水平。因此,化學教師需要切實提升自身操作實驗的能力和教學水平,引導學生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基于自身豐富的知識積累進行靈活的探究性實驗設計與教學操作,樹立學生學習信心,為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做好基礎性建設。
3.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
探究性實驗教學要想取得有效的成果,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趣味性的學習情境與良好的學習氛圍。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出于內部動力而積極地進行實驗探究,發揮自身創造與創新能力。因此,化學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探究性實驗的教學方法,就是要以化學教師指導為基礎,結合課本中的具體教學內容與要求,明確教學任務與待解決的教學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研究設計探究性實驗的具體方案,并且結合教師與學生對教學實驗資源的利用,明確研究對象,發現并總結實驗結果和規律,最終解決化學實驗問題。探究性實驗能實現學生的興趣激發,真正做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化學學科的趣味性,達到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1]趙金月.初中化學如何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J].學周刊,2015(5):99.
[2]王秀麗.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6(12):144-147.
作者簡介:張文博,女,1984年3月6日出生,吉林省遼源市,遼源市第十三中學校。職稱:一級教師;北華大學畢業,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初中化學教學。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