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石榮
摘 要:課堂小結能夠完美地概括一節課的內容,能夠快速地抓住核心內容。課堂小結在物理課堂中也得到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教授學生時,運用課堂小結不僅能快速回顧所學的知識,還能使學生知道哪些是重點知識。所以,物理教師還可以用幽默的方式進行教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及學習興趣,為物理課堂增加樂趣。
關鍵詞:物理教學;課堂小結;重難點
與課前預習以及新知識學習一樣,課堂小結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課堂小結具有的作用體現為:可以促進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與認知,形成一個清晰而明確的知識網絡;可以加強學生總結重點知識的興趣以及能力,優化學生的物理思維,使得他們能夠跟上老師的思路,以及掌握物理學習的方法以及技能;老師們將課堂小結加入課堂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氛圍。
一、將知識點編成口訣有利于突出重難點
每次教授新知識時,都會涉及重點知識以及難點知識,特別是常見的一些物理定義以及定律很抽象,使得學生不容易將這些知識點消化透徹,而且這些定義以及定律在應用中相當靈活。所以,這些定義以及定律就是教學中的重點以及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在課堂小結時,運用朗朗上口、淺顯易記的口訣,就會使知識點清晰,并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比如,在《光的反射》這一節中,主要包括光的反射的定義,光的反射規律以及光反射的類型等知識點的學習。在課堂小結時,假如教師僅僅將其定義以及定律讀出來,學生就會感到不耐煩以及枯燥乏味,也沒有達到小結的目標。所以,我們可以用口訣進行知識點的總結:“反射定律很重要,三線共面得記好,兩角相等要記牢,作圖先把法線找,兩種反射別混淆。”這樣押韻的口訣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并且加強了學生的記憶。
二、變換語氣小結有利于營造課堂氛圍
一般情況下,青少年很難做到一整節課都在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課,大多數是15分鐘。所以,在課堂小結時,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教師可以變換語氣,以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重新全神貫注的聽課。比如,在“汽化”這一節課的小結中,可以用擬人化的語氣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可以用一下內容:“大家好,汽化是我的名,液體變氣體是我的工作,吸熱是我的努力;我有一兒一女,蒸發為女名,沸騰為男名,由他們幫助工作不費力。我女兒勤快又溫柔,時時刻刻在工作,溫度,表面積和空氣流動影響她,吸收熱量卻變冷。”學生也有了有趣的回答:“我是汽化的兒子,我有點倔強,溫度不到不工作,只要工作就賣命,里里外外都認真,吸收熱量不降溫。”這樣的講述得到了同學們的贊揚與認同,這樣在活躍氣氛的同時又能使同學們掌握有用的理論知識。
三、故事小結有利于提高聽課效率
一個完整的故事就會有一定的故事情節。如果僅僅運用傳統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就會覺得乏味,不愿意深入學習,也就達不到學習的目標。所以,老師可以留出幾分鐘的時間,將有關教學內容編制成一個有故事情節的小故事,就會使得學生精神煥發,重新回到課堂的學習上來。
比如,當我們在講完凸透鏡的成像特點及規律后,就可以講述一個有關望遠鏡發明的小故事。可以這樣說:“同學們,你們知道望遠鏡是怎么發明的嗎?來上我們走近17世紀初的一天,你們看,荷蘭一家眼鏡店有個科比斯赫的帥氣小伙子,他為檢查自己制作的透鏡質量,無意間,將凸透鏡以及凹鏡排成一條線,并通過他們發現遠處變大的燈塔而且距離也隨之變近,所以,也就有了現在的望遠鏡原理。1608年,他成功的申請了望遠鏡的專利,并成功的制作出一個雙筒望遠鏡,利比赫也就成了望遠鏡的發明者。望遠鏡的消息很快的遍及歐洲各個國家,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對此消息非常感興趣,也開始望遠鏡的制作。僅僅運用了幾年的時間就從只能將物體放大3倍的望遠鏡,到可以將物體放大8倍,然后到放大20倍的望遠鏡。1609年10月,他就可以制作出放大30倍的望遠鏡。在當時已經成為一個奇跡。”
伽利略用望遠鏡觀察夜空,觀察到月球表面是高低不平的,并且具有山脈以及火山噴發留下的痕跡。隨后,木星的4個衛星以及太陽的黑子運動相繼被發現,在這基礎上提出“太陽在轉動”的結論。這樣的小故事,不僅使學生了解到望遠鏡的發明歷程,也深刻體會到了凸透鏡的價值所在,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以及對探究物理的熱情。
物理課堂總結有很多種方式,除了上述幾種形式外,猜謎式、游戲式、填表式等方式也深受老師以及同學們的喜愛。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的教授內容,選擇不同的小結形式,并且與同學們的上課特點進行設計,就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情趣,以達到學習新知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羅松.關注物理思想方法 開展創新教育的幾點體會[J].科學教育,2011(1).
[2]劉加貴.多給學生“經歷”與“體驗”機會[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2(1).
[3]邢利華.淺析中學物理教學中如何滲透物理思想[J].知識經濟,2013(1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