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泓宇+方英
摘 要:教師目標意識的淡漠,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游離于目標之外,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一種形式。通過大量課堂實踐,現以《火燒云》一課為例,從擬定學習要求、組織學生討論、相機指導交流、及時總結學法、檢驗遷移效果幾個方面談怎樣圍繞目標,做好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小組合作學習依“標”而行,把小組合作學習做牢、落實,真正達成目標。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目標達成;集體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實施新課改以來被采用較多的教學方式,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部分老師只在形式上模仿該教學模式:給出小組學習的要求,然后小組合作討論,再讓學生說出答案。不少老師認為只要學生說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就是實現了學習目標。教師目標意識的淡漠,導致學生的學習游離于目標之外,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一種形式。因此,反對形式主義的模仿式教學,把合作學習方式落到實處,就要求教師一定要有目標意識,只有讓小組合作學習依“標”而行,才能更好地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怎樣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依“標”而行呢?個人的經驗是從以下幾個教學環節入手:
一、擬定學習要求,緊扣目標
自主學習是學生獨立學習的開端。要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探索、去實踐,自主學習要求的制定就顯得尤為重要。自主學習要求必須緊扣教學目標,并具有可操作性。《火燒云》是西師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根據它所處的年段、所在的單元以及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運用。
2.品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感悟事物的變化,初步了解側面描寫的作用。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火燒云顏色變化的語段,感受火燒云顏色的豐富和變化的奇妙,學習分類積累詞語的方法,嘗試背誦。
2.品味火燒云形狀變化的語言,學習作者觀察中想象、按一定順序描寫火燒云的方法,并嘗試運用。
圍繞第二課時的第2個目標,我擬定了以下小組學習提示:
1.自主學習:選擇4~6自然段中的一段,找出作者想象得特別有趣的地方,用“ ”勾畫出來,寫一寫你的感受。
2.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有序交流你的發現(作者想象得有趣的地方)。
3.邊想邊朗讀,讀出你發現的趣味。
學習提示中“找想象得有趣的地方”就緊扣了“學習作者觀察中想象的方法”這一教學目標。同時,我把小組討論的范圍合理控制在教學目標周圍,圍繞目標安排討論任務。不管是交流發現還是練習朗讀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學習作者觀察中想象的方法”,讓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討論做得牢、落得實。
二、點撥交流疑難,落實目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教師角色較之以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師的“退”完成了學生在課堂上的“進”,讓師生合作精神得到發揚,從而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開展。但是很多老師重視學生課堂活動的組織,卻淡化或錯誤地理解了“引導”,于是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完全放手。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學生的學習游離于目標之外,淺嘗輒止。教師該怎樣參與學生的學習,并進行“無痕”講授、指導呢?《火燒云》一課學生交流匯報中我是這樣做的:
1.交流句子“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
當學生交流到“馬兒等人很有趣”,我立刻相機參與討論:“你說得對!馬兒怎會等呢?作家根據自己觀察到的云朵想象到的馬兒才會等人。作者想象出‘馬的樣子,還想象到了馬的內心。一個‘等字,讓你讀到了這是一匹通人性的馬兒。祝賀你學有所獲,請你來一邊想象,一邊讀出它的有趣吧!”
老師以這樣的方式參與學生的交流,做到了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同時,又帶動學生的交流緊扣目標,學生對所交流的內容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交流句子“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了,腿伸開了,脖子也長了,尾巴可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馬尾巴,那匹馬變模糊了。”
對這兩個句子的理解,孩子們大多關注了變化的整體,對作者具體從哪些方面想象了云朵的變化交流不夠深入。所以,我引導學生更深入地品味語言:“作者把觀察到的火燒云的變化,也想象得非常有趣。能具體說說是哪些詞體現了變化嗎?”“是啊,作者把觀察到的云彩變化想象成了馬兒的動作、狀態,讓馬活了起來,動了起來。”
一個追問,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發現文字背后的秘密:作者是怎樣一邊觀察一邊想象的,表達的時候可以用哪些具體的語言。老師心中要死死地裝著自己的目標“學習作者觀察中想象的方法”,指導就不會是花架子,交流才不會流于形式。
3.交流句子“那狗十分兇猛,在向前跑,后邊似乎還跟著好幾條小狗。”
這一句,在交流了馬兒的動作、狀態之后出現,學生已能很好地交流動作“跑”,能理解到這里的“跑”實指“云在飄動”。但這還不夠,我還希望學生能抓住“兇猛”一詞,學會想象。我這樣引導:“‘兇猛是描寫什么的詞?”“作者還想象出了小狗的神態、表情,賦予火燒云鮮活的生命,真有趣。”
從想動作、想狀態到想表情,是在幫助學生獨立建構想象的概念,是對學生進行想象方法的指導,老師的一言一導無不在為落實目標而努力。
4.交流句子“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跟廟門前的石頭獅子一模一樣,也那么大,也那樣蹲著,很威武很鎮靜地蹲著。”
這一句的交流我引導孩子們關注了“廟門前”“一模一樣”等詞語。目的是要引導孩子們發現不管想象多么豐富、多么有趣,作者想象的方法都是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把火燒云與生活中的事物聯系起來想象。
最后我引導學生對描寫馬、狗、獅子的三段文字進行比較,小組交流,在比對與探索中自主發現作者寫法上的各種奧秘,發散學生思維,再一步步指引學生重點關注目標內容:作者表達的順序,動物的出現—動物的樣子—動物的變化—動物的消失。通過一步一步對孩子們集體交流的點撥,去偽存真的引導,最終落實目標“品味火燒云形狀變化的語言,學習作者觀察中想象、按一定順序描寫火燒云的方法”。
三、遷移學習方法,檢測目標
目標是否落實,遷移效果見分曉,以學生實踐檢驗目標。學生的課后習作能很好地證明,他們學會了本課觀察中想象的方法,還靈活地運用方法寫出了更多有趣、活潑,帶有個人情感體驗的鮮活而又個性的“火燒云”。目標達成!
總之,目標是根,目標是本,任何的學習活動都必須找準根本,依“標”而行。設計小組活動,緊扣目標,依“標”而行;集體交流指導,圍繞目標,也要依“標”而行;教師小結,突出目標,仍然要依“標”而行;遷移習得方法,檢測目標,更要依“標”而行……學與教的各環節都依“標”而行。只要教師時刻心懷目標,依“標”而行,小組合作學習必將構建出更和諧向上的氛圍,產生新的創造和發展的動力,進而不斷引領、激發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湘慧.合作學習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A].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2]姜國強.怎樣讓小組合作學習發揮作用[J].科技信息,20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