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綺瓊
摘要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培養小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在他們日后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較為積極的影響,培養思維能力始終是小學數學教學重點研究的一項內容。伴隨著新時期小學教材不斷改革和完善的發展趨勢,對學生們思維能力的培養也變得更加重要了。本文將結合現實情況,對于怎樣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作以分析,旨在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 數學思維 培養探究 小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6.063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小學教育開始更加強調素質教學的重要性,而且我國的小學教學也正在逐步走向“創新、素質、實用”的趨勢,這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來說有更加嚴格的要求。教師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但需要向學生傳授最基本的數學知識和相關理論,同時還需要鼓勵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技能,還需要充分提升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挖掘他們的潛力,鍛煉思維能力,給學生的日后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1數學思維培養的重要意義
1.1對于數學學習的重要價值
從整體上來看,數學并非只是簡單的“加減乘除”,數學和其他很多學科的基礎知識之間都存在比較復雜的邏輯聯系。科學且正確地學習數學,能夠有效開發人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情感、興趣等,這些因素也是掌握學科知識非常重要的條件。學習數學能夠有效鍛煉人的邏輯思維能力,而這也正是學習其他學科時必須具備的能力,學習數學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科學文化素養。
1.2鍛煉數學思維的重要價值
通常來說,學生所具備的數學能力會被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所影響,比方說,人的先天能力、家庭教育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等,使得一部分學生本來就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他們能夠綜合老師講解的內容,同時融合自身理解,在短時間內掌握知識,并且能靈活應用到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另外,這些學生不但能夠很好地掌握知識內容,還能夠綜合生活經驗得出自己的獨特理解,并依靠舊有的知識來掌握新知識。另外,有一部分學生僅僅依靠死記硬背來記憶知識,很難真正理解,這樣的思維模式沒有邏輯性及條理性,思維混亂,因此如果面對一些從沒見過的問題的時候,就會發生無處下手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加強數學思維的培養,數學教師需要深刻理解數學思維在教學活動乃至學生的健康成長過程當中的重要意義。
2現存問題分析
經過相關的調查和研究證明,目前大部分小學生接受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上存有一定問題。在這之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大部分老師都不是非常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側重點會對小學生的學習活動產生非常顯著的影響。就目前情況來看,有一部分老師甚至在教學過程當中幾乎沒有對小學生進行思維能力培養引導,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大多都將教學重點置于學生的做題速度以及習題量上,嚴重忽視學生的理解以及思考過程,導致學生的思維能力不能獲得很好的鍛煉。
除此之外,大部分小學生對于枯燥乏味的數學都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接觸到的內容往往和他們的日常生活之間沒有緊密聯系。盡管如今大部分小學教材都針對這一問題做了適當的改善,不過現實教學活動中這些問題依然存在,導致小學生很難順利進行有效思考及論證,自然很難提升思維能力水平,必須要引起廣大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
3如何實現更加完善的思維能力培養
3.1加強思維能力的培養力度,充分運用直觀的教學模式
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往往是教學主導者及設計者,如果想切實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首先教師就要有正確的認識,高度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并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予以合理安排,提升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經過相關研究調查證明,小學生的思維特征大多都是較為形象的,孩子們的思維水平和數學學科基本特征之間存在一定距離,想要將這種距離盡快縮短,教師就需要多多參考直觀的教學,依照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認知規律,綜合運用適當的教學用具,充分啟發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2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實現良好的思維能力發展
思維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就是語言,有相關的實驗證實,思維效率在“看”的情況下比較低,但是在“寫”的情況下則會有較高的效率,而在“說”的情況下,其效率最高。數學教學對于思維來說是比較重要的外在表達形式,而思維則是語言內核部分,思維對于語言產生決定性影響作用,語言表達還會對思維能力產生一定的反作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需要借助語言實現,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隨時激活學生的“說”的能力,積極表現自己,并給學生創造一些表達自己的機會。另外,教師還需要適當采取一些生動的教學模式來調動學生的思維,并努力保證數學語言實際應用過程中的目的性、邏輯性及科學性等,借助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工作,來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進步。
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以鼓勵小學生多多表達自己的疑問,這能夠很好地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隨后指引他們進行進一步的思維活動。提問在學習過程當中能夠指引較為明確的發展方向。在進行思維活動的分析過程當中,學生也能夠逐漸找到解決問題的措施,促進思維能力的形成。例如,在學習“最小公倍數”的知識點時,這一知識點始終是比較困難且比較重要的內容,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暢所欲言,暢談自己對“公倍數”的理解,并鼓勵他們對想不出來的問題予以充分描述,這樣課堂氛圍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充分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3.3凸顯知識拓展和延伸的重要性
在新時期,數學教學必須要進行適當的創新,加強對學生素質培養的力度,而適當的知識拓展和延伸將在較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培養創新意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地將知識內容延伸或拓展到其他領域中,把書本知識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調動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并由此提升他們的創造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比方說,在測量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小學生到操場或是回家對不同的物體進行測量,教師通過任務布置的形式來鼓勵他們親手操作,例如測量桌椅的時候,可以先讓小學生目測大小,并在實踐過程中檢驗估計的準確性,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提升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一題多解”的方式來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開闊視野,而且能夠將掌握的多種知識點進行有機聯系,這種靈活性能在較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針對同樣的題目做出不同的變化,還能令學生產生鉆研興趣,并始終處在愉快的探索環境當中,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積極性,提升綜合能力。
4結語
伴隨著如今課堂教學不斷得以改革深化,小學教學也漸漸形成了以學生為本,重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及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的理念,受到新時期教學指導思想的影響,也有越來越多的教師強調對學生思維空間的拓展,并注重提升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小學階段,數學屬于理論性及實踐性較強的一門學科,而且也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產生了顯著作用,教師需要適當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認知程度,把學生的思維邏輯培養工作當作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內容,不斷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