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仙云
【關鍵詞】 問題導學;科學分組;學路建議;合作探究;多彩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6—0074—01
近年來,筆者所在學校為打造高效課堂,通過不斷地嘗試和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課堂教學特色——“問題導學,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張揚個性、展示自我,徹底剔除“硬塞知識的辦法”。那么,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筆者所在學校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的:
一、吃透教材,問題導學,是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前提
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要做到吃透教材,吃透新課標,吃透教學目標,吃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編制出科學的“導學案”,“ 導學案”的設計要符合各層次學生認知規律,有階梯性,要使優秀生從導學案的設計中感到挑戰,一般學生受到激勵,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要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課前讓學生根據“學案”自學,把不懂的問題寫在“學案”上,做好在課堂上提出問題的準備。課堂上要發動學生質疑問難,把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教師把這些問題按學習的層次歸類整理,采用“質疑導學”的方法,使課堂教學模式發生變化,學生踴躍發言,課堂真正活躍起來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體現。
二、科學分組,學路建議,合作探究,是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基礎
“科學分組”本著“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即全班學生按照成績、能力傾向、個性特征等分為若干個小組,這樣既可以增加小組合作成員的多樣性,同時又可以增加合作學習小組間的競爭性。組內每人都有分工,如由誰組織、誰做記錄、誰承擔小組發言的任務、小組成員發言時其他同學干什么等等??傊〗M成員必須明白自己應承擔的角色,明白各自該為小組做什么。但角色可以適當輪換,這樣能讓小組成員有機會擔任不同的角色,為學生創造多種嘗試的機會,以此來增強合作者的合作意識和責任感。同時,小組各成員應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形成一個有戰斗力的群體,確保每一次探究學習的質量?!皩W路建議”是提供給每個小組的學習方法,如,筆者在教學《我喜歡》一課時提供給學生的“學路建議”是這樣的:1、快速默讀課文1~10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了喜歡的事物?用鉛筆在課本上做批注。2、組內交流:每組三、四號同學先說,一、二號同學補充,準備在全班匯報。有了學路建議,學生就有了科學的學習方法,能自主探究,為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多彩的課堂形式,是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保證
優質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教師必須立足于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學習,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這一最終目標。例如教學《翠鳥》時,教師可在課前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什么動物,從課本中、電視中、網上查找有關翠鳥的資料,上課時讓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以及課外資料,初步了解翠鳥的有關知識,體會翠鳥是大自然中的一員,應該給予保護。教師可啟發學生思考:翠鳥到底有哪些具體生活習性呢?這時教師為了繼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說:“這個問題值得去研究,你們課后繼續查找資料,等找好資料,我們再交流探討?!边@樣的教學,實現了課堂向課外延伸,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課內走向課外,培養了學生的研究興趣,發展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的語文教育體系,改變了以往語文教學自我封閉、與社會隔絕的狀況。
四、課后注重“課堂教學反思”,是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推進器
教學反思是課堂教學再認識、再提高的過程,筆者所在學校在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時,注重全體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反思,做到每節課上完,以年級組為單位,由年級組長牽頭,反思課堂教學中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方案,并把改進后的方案寫在每課“導學案”后的“教學反思欄”里。以電子文稿的形式保存下來,為下一級教師留下寶貴的經驗。“好課不厭百回磨”,每節課的課后反思都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推進器。
總之,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是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研究課題,只有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學習大量先進的教學經驗,經過教學不斷砥礪和不斷地探究,小學語文教學才能走向美好的明天。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