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永剛
【關鍵詞】 數學教學;六年級;總復習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6—0081—01
整理和復習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特別是在學生學完了小學數學的全部內容之后,進行一次系統、全面的回顧與整理,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整理與復習,可以使原來分散學習的知識得以梳理,由數學的知識點串成知識線,由知識線構成知識網,從而幫助學生完善頭腦中的數學認知結構,增進持久記憶。這對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下面,筆者就小學數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的策略,談些自己的看法。
一、小學數學六年級總復習的現狀
1. 對總復習課內容把握不夠準確。我們都知道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遺忘,為了使總復習課教學能整齊劃一,大部分教師選擇“重新”開始,這樣就勢必會導致教師對教學體系把握不夠準;2.把總復習課當成概念、公式課,只讓學生死記硬背這些理論性的東西;3.在總復習課上進行題海戰。每天大量的練習、考試,學生缺乏興趣,整天枯燥無味,教師忙于閱卷、批改作業,顧不上與學生交流;4.對教學內容照本宣科,完成教材任務。結果是該復習的沒有復習到,導使畢業會考時學生的成績很不理想。
二、小學數學六年級總復習的策略
1. 目標定位適度。總復習課要從基礎知識入手,緊扣基本訓練,形成熟練的基本技能,對知識進行再現,查漏補缺。同時,還要適當加強變式訓練、逆向思維訓練和帶有一定程度的綜合訓練。在選例與練習設計中,努力通過變式、逆向和綜合訓練來強本固基,發展思維能力,提高復習效率。由于數學的邏輯性很強,知識往往分散在不同年級的不同階段,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容易割裂。所以,在復習時,要把平時學習分散的知識點進行系統整理,溝通它們的內在聯系,形成網絡,使學生既發展智力,又提高綜合能力,使總復習課真正起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脈絡作用。
2. 加強知識橫向和縱向的聯系。只有把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和縱向聯系結合起來,才會對知識有充分掌握。比如,應用題的教學,在初學過程中,縱向聯系比較突出,這主要體現在學生對題目的熟悉程度這一方面。題目內容越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就越容易理解。尤其對反映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數量關系的題目比較容易掌握,因為有規律可循。如,單價、總價、數量。而對數量關系較為特殊或陌生的題目,在解答中就感到困難。實踐證明,要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教學時教師必須遵循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規律,并結合應用題本身的結構特點,改變教法,化難為易。
3. 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多媒體是集文字、圖像、聲音等為一體的教學輔助設施,它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可以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教學中許多問題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由于數學知識的純理論性和抽象性,以及教師不注意生活化教學,使數學知識與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拉開了距離,而利用多媒體,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不僅減小了學習難度,還使學生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所在。如,在學習“點、線、面、體”這一節內容時,可以運用大量的圖像和影視片段讓學生感知“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這一幾何事實,這比純理論講解更加容易讓學生接受。
4. 要關注后進生。首先應保護好后進生的自尊心。每次練習、考試失誤最多的是后進生,這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很強,也最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充分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至關重要。其次,應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提高后進生的成績。課堂上對這部分學生應該多提問,課間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在布置作業時對后進生應區別對待,對后進生的練習重點應放在中等或簡單的題型上,慢慢讓他們接觸那些難而深的題,并適當騰出一定的時間給這部分學生集體進行講解輔導,從他們的起點開始,只要他們有點滴的進步,就及時進行表揚,慢慢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總之,教師要精心設計總復習課,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設計的練習題結構合理、題型多樣、形式新穎、富有創意、難易程度適中。只有這樣,才會達到教學目標,實現新的突破。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