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堯
摘要: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老師如果能夠有意識的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在已有的信息中找到獨特的切入點,能夠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相同事物的能力,這對開闊學生的思維非常的有利。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當前高中數學的教學現狀,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發散性思維;現狀;策略
當前我國在教學上是以素質教育為主,素質教育的重點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而創新則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創新也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主要力量,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一個民族才能夠不斷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基礎,只有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才能夠挖掘出學生更多的潛能,文章將對其挖掘方法進行簡要的敘述、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現狀
在現階段的高中數學過程中,為什么會在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道路上行走的如此艱難,其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分別是教師與學生兩方面。
(一)教師方面
當前,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1)高中數學不比初中數學,需要一遍一遍的講解數學定義,性質、定理以及邏輯證明。但是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師還是在重復該種動作,老師在講臺上不厭其煩的講,學生在上課時認真的被動的學習。在考前不斷的回想筆記,在考試的默念筆記,但是在考試結束后全部都會忘記,這就完全是一種硬性的強灌的教學模式,學生完全沒有思考的余地。(2)高中數學不單單是一門培養學生邏輯性思維的能力,還是一種對學生的直覺思維、潛意識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學科。但是因為老師主張的理論教學,這就導致了教師忽視了學生這多方面的培養[1]。
(二)學生方面
高中學生作為受教育者,在受教育過程中,也存在著兩方面的問題:(1)學生在受教育時是呈現著一種“被學習”的狀態,其對于數學課程喜愛與否與教師有很大的關系,存在著一種依賴關系。(2)因為學生對于教師存在一定的依賴性,因此在學習方法上就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他們只是將學習當成任務,而并沒有更深層次去研究,這就導致了學習活動存在很大的隨意性與盲目性,無法更深入的進行創新。
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從上文的現狀中主要可以看出三方面的問題,分別是教學氛圍差、高中數學教學教師引導力度不夠以及高中學生對于數學缺乏創新的興趣,因此其創新思維方法可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一)建立良好的高中數學教學的氛圍:有問題才有創新,在上文了解到,現階段老師在教學的時候都是對定義、定理以及邏輯進行一遍遍的反復講解,學生則是反復的不斷的背誦記憶,學生光是記憶定理就已經耗費了精神,也就沒有更多的想法在數學課堂中提出更多的問題,因此在數學課堂上設置提問換環節是師生互動一個非常重要的形式,只有如此,師生才能夠通過交流更為順暢的解決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建立起一個輕松的教學氛圍,創造出師生、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以及創造性思維的班級環境。
(三)既然現階段學生還是比較依賴教師的教學方法,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這種依賴關系,引導學生在高中數學課堂上自主學習、達到提升數學思維能力的目的。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在以調節學生之間的關系為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做到擇優而導、導之有效。注重高中學生數學思維獨立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最大程度上解決學生思維滯留的障礙,從而保證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達到一種流暢性的提升,學會充分利用舊知識,探索新知識。如在繪畫一些長方體、球或圓柱等簡易組合圖形時,就是利用已學過的單一成分進行組合,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采用斜二測法將其直觀圖繪畫出來。
(三)學生對于高中數學內容興致缺缺,這不僅是學生的問題,也是教師的問題。首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盡量結合實際生活中帶有美的圖形或是圖片提升數學的形象化、生動化。例如在剛開始教導立體幾何時,就可以利用一些實體的錐模型或是球模型,指導學生思考這些物體的特征,并發散性思維的思考現實生活中存在其他相似的或是有些聯系的物體。
(四)逆向思維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采用逆向思維教學法,能夠打破原有思維模式的束縛,從結論出發,一題多解.這種開放題,能夠促使學生使用不同的策略,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實現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五)創設教學情境,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思考,進而通過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準確找出能夠引起學生進行發散性思考的點,設置相應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發揮自身想象力的過程中實現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進而由點到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另外,以多種解題方法來促使學生以靈活的思維角度來實現對問題的解決,在思考不同解題思路的過程中,實現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總結:
綜上所述,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就需要在合理的情況下滿足學生的好勝心理、提供合適的機會、針對學生的不同觀點與思想,善于挖掘出學生的潛能,最終達到培養高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龔文振.數學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 9.(10):77-78.
[2] 王世秀.山東省臨沭縣南古初級中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N].學知報.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