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用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我國對于高中教學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變化,從以前的應試教育到現在的素質教育,有了很大的轉變,素質教學標準,是為了提高學生自身全面素質的提高,體現了注重學生個體發展新的課程則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如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使學生樂學,這是廣大高中地理教師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目的在于讓高中地理課堂煥發出獨特的魅力。
關鍵詞:教學銜接 分層教學 激發興趣
新課標改革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高中地理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受新課改的影響也在逐步進行改革,但是由于高中學生所學的課程比較多,而地理知識不僅繁雜還比較難以理解,需要教師與學生投入更多的精力,這不僅導致學生的任務加重,也不利于教師的教學,因此,研究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學,是當前高中地理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做好初高中地理學科的銜接教學
根據我國初中的教學考試制度,學生初中二年級將進行地理和生物的會考。之后一年將不再進行地理的學習。因此初高中之間有了將近一年的空窗期。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學,有大量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初高中地理知識的銜接。但是高考改革后,只有不到兩年左右的準備時間。因此做好初中結束之后的銜接教學就成為當前高中地理教師研究的當務之急。對此,學校應該通過班級的劃分來進行銜接的準備。進入學校后針對學科的選定情況制定緊迫性的學習計劃,提高地理的學習強度。
二、創新教學方式
在高考改革后,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技術已經不再具備效力。其主要原因一是地理教學中抽象的空間思維增加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難度,不利于教師達到課程標準。二是地理本身就涉及到新興技術的應用,必須讓學生進行了解和學習。對此教師需要結合當前學校具備的技術條件,實現教學技術的創新,提高學生對抽象知識和新興技術的理解。當前熱議的VR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就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創新嘗試。通過虛擬現實,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內以第三方的視角觀察宇宙空間、太陽直射、洋流變化、溫層溫差等內容。實現了科技教學下的教學方式創新。除了虛擬現實技術之外,還需要在課堂上建立地理實踐的相關活動。通過實踐課程來促進相關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配合學校其他課程的同步進行。
三、根據教學方法的不同達成分層教學的目的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位置首屈一指。教師在對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時,應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對于所學知識較為簡單的部分,教師可讓學生通過自學完成;教師應選擇講授法對需要通過講解才能理解的知識進行傳授;而相對于學困生來說難以理解的知識,教師應將知識以直觀、形象性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通過感性從而獲得知識認知,以此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能力。通常面對這樣情況時,教師多為選擇實物教學法、掛圖教學法以及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法等方式進行教學。同時為了使所有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動參與性提高,教師也能以小組合作與討論法等進行教學。教師只要能通過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并以適宜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就可以將課堂教學的效果發揮最大化。在教學方法中,分層教學法能夠尊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對新課改的推進有著很大的幫助。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能夠將當前局面改變,使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得到很大的發展,同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全體學生進入學習狀況,達到全面提升發展的教學目的。
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高考改革中,要求學生將以往被動的學習方式變為主動學習,使學習效率提高。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生活相關的地理信息進行教學,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愛因斯坦說過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地就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如果長期處于緊張壓迫的環境下,學生自然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這樣下來對建設高效課堂完全沒有幫助。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在濃厚的學習興趣的指引下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加強對地理學科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在課堂上合理地運用多媒體系統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教學形式多變有趣,并且滿足學生的視聽感受,便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適當地引進小游戲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合適的題目,舉行知識搶答比賽就是不錯的選擇。這樣的方式既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幫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教學課堂里,老師往往發揮著主導作用,掌握著課堂的主動權,而學生只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高中地理教學的初衷,是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所以在當前的形勢下,打破傳統的教學關系,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師不再是課堂的權威,而是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新型師生關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師不再是根據自己掌握的內容來教學,而是根據學生的需求來教學;第二,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教師與學生始終是朋友關系,教師是在學生困難的時候及時提供幫助的助手,而教師不再是課堂上的權威,學生不需要絕對服從老師,而是真心實意與老師成為學習伙伴。
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廣大教師要正確而深刻地理解地理教學的特征,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提出新的教學手段,突破陳舊的思維方式,把新課程改革理念完美地滲透到實踐中去,面向全體學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學會求知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石學全.高中地理實施分層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5,(06).
[2]歐陽鴻.淺析分層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學術研究,2014,(12).
[3]胡梅.新課改下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研究[J].中學時代,2013,(06).
[4]宋佳.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的思考[J].教改聚焦,2013,(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