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彩華
摘要:積極努力地踐行生本教育理念,把學生真正地放置在語文學習的主體地位上,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牢記生本教育理念的基本原則,結合本校實際,積極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教學新路子。
關鍵詞:生本;教育理念;踐行;小學語文;積極
生本教育理念是一種在我國上百所中小學校試行并獲得巨大成功,產生廣泛而良好社會影響的新型教育理念。在今天,生本教育理念的“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以及“真正以學生為主人的,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的嶄新而富于開創性的論道已經愈來愈深入人心,顯示出愈來愈頑強的生命力。每一位踐行生本教育理念的教育者都能夠在生本教育的實踐中深刻地體會到教育的真諦,感受到兒童生命力量的神奇,享受到教育帶來的樂趣。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踐行生本教育理念就是要把學生真正地放置在語文學習的主體地位上,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強與同伴的交流協作,獨立完成語文能力的提升,構建完整、全面的語文知識框架。誠如生本教育理念所奉行的教師觀:“教師應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動學生的‘纖夫”,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不見自我,要把教學內容從一大堆知識點轉變為知識的‘靈魂與線索,來創造最大的空間,迎接學生積極飛揚的學習?!彼裕W語文教師在踐行生本教育理念的時候一定要做到活學活用,要牢記生本教育理念的基本原則,結合本校實際,積極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教學新路子來。
一、 以生為本以學定教
三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過“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觀點來,而這些觀點其實就是如今生本教育理念的源頭。所謂生本,其實就是在充分尊重學生學習需要的基礎上,在完全相信學生具備獨立學習能力的前提下,真正地把課堂學習的時間交還給學生,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形成。在學生獨立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所要做的是“隱身”到學生的學習之后,做好學生學習方向的把控、兼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做好學生爭議的“仲裁”以及幫助學生完成知識點的歸納、總結等等。所以說,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做到班級學情的充分了解,要在學習小組的建立時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搭配,要對學習小組的分工協作等進行相應的培養……總之,一句話,教師要為課堂的輕松、高效做好幕前的準備。
在現行的班級授課的教育體制下,如何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成為了每一位授課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和以往“教師主體”的課堂不同的是,生本教育理念強調的是“學生主體”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最需要學什么應該是由學生自己決定的。所以說,教師就必須有著對學情的充分把握,要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清楚的了解,要具備教學應變的能力,根據課堂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做出及時有效的調整。只有做到這樣的以學定教,面向全體學生的分層教學才能得以真正實現,不同層次學生也才能實現“日有所學”“學有所成”,才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
二、 巧用學案先學后教
為了保證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更好施行,分層教學或許是最好的教學辦法之一。那么,分層教學又應該如何更好地施行呢?要知道,新課程理念倡導的是每一個學生的個體都要主動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在學習中不斷地自主提升語文的能力。但是,小學語文教師又該如何保證每一位的學習優等生都能夠“吃好”,同時又要保證每一位學習后進生都能夠“吃飽”呢?為了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聰明的老師會采用學案導學的辦法。通過這種辦法,老師可以獲知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然后再根據學習的情況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通過各種方式來保證學習計劃的完成,而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先學后教”。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引下的小學語文課堂,學案的編寫是前提也是關鍵。學案的編寫能夠很好地顧及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涉及更全面、完整的知識點的話,那么我們就可以說這是一份高質量的學案;反之亦然。因此,在課堂的起始階段,更多的學習行為是圍繞著學案展開的。而隨著學案導學環節的完成,學生學習的缺漏也隨之顯現,這樣就為接下來的合作、探究環節提供了樣本和契機。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說“先學”其實就是學案導學的環節,而“后教”其實就是對學案導學環節的補充和完善。
三、 小組合作互學互教
新課程(生本教育)理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我們注意到,在這種學習方式中,自主學習是居于首位的。這就是說,學生的自主學習是課堂學習的基礎。這同時也是要求在這一階段的學習中,學生要獨立完成對文本閱讀障礙的掃清,要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識記和理解、感悟等。但是如果課堂的學習僅限于此的話,那么我們只能遺憾地說課堂學習的目標還遠未達到。所以,要想使課堂的學習走向深入,小學語文教師就要組織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究。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去共同學習、去完成“兵教兵”,達成共同提高的終極目標。
組織引導學生進行過小組合作學習的老師都知道,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如何是與教師長期有效的培養有關的。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對各學習小組的指導培訓到位,各學習小組成員間分工合理,在進行合作、探究時指向明確、人盡其才,那么這個學習小組和發展就會是良性的。而反過來,如果某個學習小組在進行合作、探究的時候職責不明,學習成員間各行其道,互不干涉的話,那么我們就可以斷言這樣的學習小組是不可能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所以說,要想取得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還需要的是教師課外指導、培訓的功夫。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2]張艷霞.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生本理念的運用,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
[3]王燕.基于現代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思考,新課程導學 2015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