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合木·毛汗
摘 要:新課程改革標準中明確指出,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不僅要教授給學生基礎的數學知識,還要向學生傳授有價值的數學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真正地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在教學活動開展中要創設多種活動,以此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學生在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有效地內化數學知識,并對其進行運用。通過我多年的數學教育經驗,我發現數學研究性學習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學生自主
數學研究性學習,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學生要在數學教師的引導下,對自身的數學學習水平進行分析,在充分把握自己數學學習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將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引入到數學學習中,在這一過程中能夠以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來自主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運用已掌握的數學技能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學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教育存在相似性,只是研究性學習需要從特點的數學角度和途徑來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數學教學環境中進行親身體驗。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積極地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且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以此讓學生在自主研究中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那么,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呢?
一、 研究性學習滲透于日常教學之中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诮逃虒W活動開展中,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其數學學習的興趣對學生數學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換句話說,學生自身的數學興趣是促使其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內在驅動力,當學生對數學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的時候,他們對數學主動探究的欲望就愈加濃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需要對學生進行過多的講解,學生自然而然地會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發動數學思維能力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來尋求最佳的數學學習策略。而且,數學本身就是一門以問題解決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數學講解的最佳途徑就是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轉變傳統的按照教材內容照本宣科的講授式教學方式,積極地創設一些激趣、設疑、合作討論的途徑來使原本沉悶、枯燥的課堂氛圍變得活躍、有生趣,以此來充分地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欲望,使其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常常會根據教學內容、考試大綱的要求為學生創設一些問題情境,在情境創設中將懸念設置作為主要手段,用具有探究性的問題來啟發學生自主探索知識。比如,在講等比數列通項公式這一內容的時候,我會在導課環節讓學生自主地研究一下當一張厚度為0.1mm的A4打印紙被對折30次后,它的厚度是多少?對折100次后厚度又是多少?通過這樣的折紙,引導學生將紙張折后的厚度與喜馬拉雅山和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進行對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力,使學生能夠充分調動已有的數學知識體系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學習,以此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教材中的定理、公式的證明、推導作為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材料,來讓學生在自主證明的過程中享受到數學研究的樂趣。
二、 研究性學習滲透于數學問題之中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一般會將教材中已有的問題或者在考試中常見的問題作為數學教學的內容來開展教學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嚴重忽視了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脫離這一現狀,學生只能在教材問題解決中掌握理論方面的內容,難以在這一過程中掌握實踐技能。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需要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引入到課堂中,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數學問題生活化,以此使數學課堂真正成為數學問題發現、分析、探究、辨析、解決的場所。
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我首先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行研究,從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出發,將教材內容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結合起來,以此使學生的大腦始終保持在高度興奮地狀態,這樣他們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才能有極強的研究樂趣。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對理財有著濃厚的興趣,針對這一點,我會將理財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用生活化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研究。比如,在我講等比數列前n項和的時候,由于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限,所以我就將生活中的理財現象引入到教學中。“在西游記中,豬八戒在護送唐僧西天取經成功之后,回到了高老莊。為了能夠取得老丈人的信任,豬八戒擔任起了高老莊的會計,但是在以此業務活動中,由于資金周轉不靈出現財務問題,豬八戒為了能夠順利解決這一問題,于是他向孫悟空借錢。但是孫悟空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每天投資10萬,連續投資一個月,但是在這一過程中豬八戒需要在第一天還1塊,第二天還2塊,第三天還4塊,第四天還8塊……以此類推還夠30天。豬八戒聽后很高興,認為自己占了便宜,那么豬八戒真的占到了便宜嗎?”通過這種用故事情境來將生活實際與數學問題結合起來的方式,不僅可以在課堂上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激發學生的數學研究興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培養起數學運用意識,為其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 研究性學習滲透于社會實踐
在數學研究學習的過程中,研究性素材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保障。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要積極引導學生搜集有效的研究型素材。眾所周知,理論源于實踐,研究性素材也不例外。社會實踐可以說是獲取有效的重要的教學信息和學習素材的重要渠道之一。學生只有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認真地對實踐進行研究、分析,才可以在親身體驗中獲取第一手的資料,并能夠將其靈活地運用于數學問題中。除此之外,研究性學習還強調在資源的獲取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理論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數學并不是一門孤立存在的科目,它與社會科學、現代化技術的發展以及物理、化學、生物、語文等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有著密切的聯系。針對社會實踐這一方面,數學需要和社會發展和科技發展相掛鉤,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注重社會實踐,勇于摸索先進的數學理論、方法,用最新的數學研究成果來豐富自己的數學儲備,并將所儲備的基礎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中。所以,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主要是在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