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會
摘 要:數學思維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在日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提高教學質量。傳統教學模式無疑是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障礙,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勢在必行。使學生處于課堂的主體地位,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他們的思維能力提升也十分重要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初中學生的學習處于十分重要的時期,其心理與生理的發展也處于關鍵時刻。智力、情商、品質、思維模式等都屬于心理發展范疇,這個階段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歷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學生負責。學生的思維能力屬于教學內容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此高度重視。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智力水平,對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有著重大意義。
一、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由于傳統應試教育注重成績,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以至于數學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在教育中一直處于劣勢地位。簡而言之,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有以下重要性:
(一)創新數學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新課標的要求,是當代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傳統應試教育以知識的傳承為價值取向,注重成績,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能力培養和思維創新,難以培養出高素質、符合時代發展的全面人才。初中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數學思維能力,是適應素質教育、數學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培養數學思維能力有利于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大多停留在課堂以內,很少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不重視數學的應用性和工具性,現代科技的發展越來越證明了數學強大的實用價值,數學的實用性體現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如數學邏輯思維、幾何構圖等等,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理解數學原理以及知識的基礎上,把生活和知識建立相關的數學關系式,從而能夠培養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三)培養數學思維能力是塑造素質人才的必然要求
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僅在于知識的掌握,更在于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一個高素質的人才,必然不是只懂得“死讀書、讀死書”,只有全面提高學生自身能力,才能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時,在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中,部分教師素質不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主動性不夠、數學課堂教學趣味性低等等現象,也是影響學生創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不利因素。為了更有效地改變現狀、推動數學改革發展,必須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培養初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途徑
(一)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教師講授知識,學生認真聽講,初中數學也不例外。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首先將需要學習的公式或者數學定理講給學生,然后圍繞公式定律進行大量數學題的練習,通過練習掌握公式定律,從而使用公式定律解決更多數學問題。這種教學方法存在很多問題:第一、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一味的講授知識會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對于學習是被動接受,聽課過程中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第二、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極為不利,課堂上所有教學內容都是通過教師口授,學生只是接受教師教習的知識,不能通過自己的思維進行知識學習,這樣會使學生對于教師講授的知識停留在表面的認識,對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有一定限制;第三、教學模式過于單調,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心理,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要求學生能夠背誦數學公式定律,這種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并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例如:在進行勾股定理講解時,提前讓學生準備一些不同的直角三角形紙片。在講解勾股定理的課堂上,學生對自己所帶的直角三角形紙片進行邊長測量,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直角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最終通過學生的思考加以教師引導,使得學生明白了勾股定理,也就是直角三角形三條邊長是平方關系。為了使學生更加確定,學生間可以互換紙片進行測量驗算,最終將勾股定理理解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培養初中學生的數學思維十分有利。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要使學生全面發展。而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適合目前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的轉變勢在必行,新的教學模式應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重點。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而存在。新的教學方式應是教師列舉一些數學現象,讓學生自己思考,透過現象看本質,自己得出數學公式定律。
(二)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
學生對于學習方法的掌握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數學學習中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尤為重要。應將學習當作一種興趣,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學習方法主要有分析法、歸納法、對比法等,教師應引導學生嘗試各種不同的數學學習方法,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指導學生練習大量數學題,在解題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學生在做題時應先理解題意,在腦中形成解題方案,最終得到答案。學生可以一題多解,培養求異思維以及學生的應變能力。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題方式,教師指導學生應從函數圖象與數學運算兩個方面進行思考。邏輯嚴密是數學運算的特點,而函數圖象直觀易懂,將二者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才能使學生學習到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柏華敏.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考試周刊,2015(29).
[2]甄律龍.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S2).
[3]趙丹.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中華少年,2017(04).
[4]王海軍.淺談初中數學“有效課堂”中的節奏掌握[J/OL].中國培訓,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