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桂芳
摘 要:我國是一個十分重視歷史研究的國家,忘記歷史就等于忘記過去。因此義務教育也十分重視歷史學科的教學。學生沒有足夠興趣了解和學習歷史,使得歷史教學受到很大阻礙。因此,在教學的新常態下,應該嘗試在初中歷史課堂中融入互動式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在互動的環境下可以更高效、更快樂地學習歷史。
關鍵詞:初中歷史;歷史教學;互動式教學
學習歷史,對于初中生來說是相對枯燥且困難的。歷史知識的主要組成元素是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然而,古今中外有著十分廣闊且久遠的歷史。而在現代的教學理念中,課堂教學并非是一板一眼的教師教和學生學。每一個學生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在課堂中獲取到足夠的知識,而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應該是為學生提供輔導。因此我們可以在初中歷史課堂中融入互動式教學。
一、以往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1.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興趣不足
在初中階段,有些學生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而有一些學生則對歷史很難產生興趣。這些對歷史難以產生興趣的學生并非無法學習好歷史,而是因為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他們很難將歷史知識與自己的興趣相結合。歷史所講述的就是過去發生的事情,而正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過去發生的事情與現在的事情之間的關系并不了解,因此他們往往認為歷史與自己無關。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只是機械記憶歷史知識而沒有能夠加入自己的興趣與理解,最終導致其學習歷史的質量難以得到
提高。
2.學生難以全面掌握歷史知識
歷史中涉及的時間、地點等方面的信息十分繁雜。而學生在考試中所遇到的很多題目都與這些時間、地點等信息有關。這就導致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必須記住這些繁雜的知識。可是對于一名初中生來說,其對事物的理解程度和對知識的整理能力都尚未成熟,因此,想要讓學生憑一己之力全面掌握歷史知識是有一定難度的。
二、初中歷史課堂融入互動教學的方法
在如今的初中教學中,我們要遵循教學新常態提出的教學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對學習的知識內容真正產生興趣,最終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1.學生分組進行互動
上文中我們說,對于初中生來說,僅憑一人之力去完全掌握初中歷史課本中的所有知識點是比較困難的。針對這樣的現象,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助學習,這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學生分為學習小組。在學習小組當中每一個學生除了完成基礎的學習任務外,都要負擔一個特定的學習任務。
舉例來說,當學習“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一段歷史知識時,小組中的各個同學就可以分別去收集相關的歷史資料,比如有同學去收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在國家中實行的是什么樣的政治制度;有同學去收集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后在國家中實行了什么樣的經濟制度;還有同學可以去搜集一下秦始皇本人的成長資料。然后大家就各自收集的這些資料來討論秦始皇如何能夠統一六國,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對于中國歷史的發展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具有怎樣的意義,等等。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之中,學生不僅可以通過小組其他成員所收集的資料來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還可以通過小組成員的討論來自行推斷出許多歷史課本中的知識內容。這樣學生就真正做到了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
2.師生之間進行互動
今天的教學雖然強調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就要淡出課堂教學的平臺。事實上,教師在互動性的課堂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不過其身份有了一定程度的轉變。在以往的課堂中,教師只是單純對課文進行講解,而在我們今天的教學新常態下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提供知識上的梳理和解惑。
舉例來說,學習“秦始皇統一六國”這段歷史知識時,學生需要收集的資料其實十分復雜,而學生因其資料處理的能力不足,必然會產生一些學習上的疏漏。這時就需要教師來為學生補充這些知識上的漏洞,為學生梳理好整體的知識框架,比如秦始皇統一了度量衡,之后對整個國家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再比如,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焚書坑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它的影響又是怎樣的?這些內容學生在預習中可能沒有完全考慮清楚,而在老師的提醒和幫助下就能夠將這些知識點補全、學好。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中,課堂教學早已不是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互動交流在今天的課堂中變得尤為重要。對于初中歷史學科來說,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能夠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都有質的提升。因此,我們應該積極響應教學新常態的要求,積極將這種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融入我們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
參考文獻:
[1]任麗欣.初中歷史的信息化教學研究[J].歷史教育,2017.
[2]高盛.初中歷史的小組互動教學研究[J].現代教育信息,2017.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