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瑩
摘 要:高中階段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里,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就意味著高中階段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創新,以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不斷上升。數學作為高中最主要的學科之一,在數學的教學中,應該要對學生發現并且提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斷得到提升。圍繞這一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并為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提出具體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數學;主動提問;培養
近幾年來,高中教學已經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數學作為最主要的一門學科,在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上教師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為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礎。高中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一定的問題意識,強烈的問題意識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所在,是學生進行思考的動力。多年來,受到應試教育體制的制約,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并沒有進行足夠的重視,因此,學生在學習上對于教師的依賴性較強。想要改善這種現象,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對學生主動提問問題的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下面本文就主要圍繞這一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影響學生提出問題的因素
1.教師的忽視
在當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程度非常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師的教學方法導致的。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比較重視教學進度的快慢,因此就形成了學生被動接受教師講授知識的教學模式,這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養成是非常不利的。除此之外,教師對學生提出問題的忽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提問積極性的提高,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經常會進行否定或者是指責,這就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2.學生的心理障礙
學生心理上的因素也是制約其提問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學生進行提問的過程中,由于沒有掌握好提問的技巧,就會產生擔心受到教師批評和同學嘲笑的心理,久而久之學生在提問環節上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策略
1.加強教師的培養能力
在高中階段,學生提問能力與教師的培養方法有著密切的聯系,由此看來,加強教師的培養能力對于提高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這一方面,教師要在教學中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學生問出更多的問題,使學生提問的勇氣逐漸提高。在學生提出問題的時候,無論其問題在教師眼里多么簡單,都不能對學生進行指責和嘲笑,要對學生勇于提問的勇氣進行鼓勵,并且耐心解答學生的問題。對待任何一個學生都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忽視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學習,逐漸對其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進行培養。例如在高中數學“三角函數”這一內容的教學中,學生在剛接觸這一方面知識的時候在理解上會有一定的問題,因此,經常會對三角函數在各個象限的符號產生混淆,這時不免就會向教師發問,盡管這對于教師來說是非常簡單的問題,也要耐心地對學生進行講解,這樣才能不斷促進學生主動提問積極性的提高。
2.引導學生正確提問的途徑
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經常會發現這樣的問題,在學生提出的所有問題中,有價值的問題并不多,大部分都是毫無意義的問題,這些無意義的問題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并不能起到促進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主動提問問題,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將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或者是還存在疑問的地方提出來,并不是簡單地只要提出問題就可以了。因此,面對學生在這一環節上的誤區,教師要加以適當的引導,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提問的技巧和方法。針對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在對學生提問的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知識形成的條件以及過程中提出問題,并且要不斷進行探索,這樣才能夠對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對比和歸納也是數學學習過程中最常見的方法,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要善于利用這些方法加深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在理解的過程中不斷提出自己的疑問。例如在高中數學“等差數列”這一內容的學習中,學生需要對等差數列的概念、通項公式等進行總結,并且在之后“等比數列”的學習中,要將兩者進行對比,找到其相同與不同之處,這樣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如果對兩種公式類型還存在一些疑問,那么一定要及時向教師提出,這樣才能夠解決疑問,從而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
總而言之,在高中階段,數學是最主要的學科之一,在這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主動提問問題的能力可以說是學習成果的決定因素,因此,教師要不斷改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提問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賈文霞.淺談高中數學反思能力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2).
[2]張紹庚.高中數學應著力培養學生“四新”能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