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淑娥
[摘 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于國家的發展和實現中國夢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的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素材。百年樹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學習之初就應該學會先做人后做事,只有德行端正才能做成事,為社會做出貢獻,所以在中小學德育中滲透傳統文化,建立中小學生健康的人格和正確的世界觀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中小學德育;傳統文化;滲透
中小學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是素質教育實踐和國家思想道德素質培養的關鍵階段。傳統文化是歷史積淀下來的文化精髓。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調節學生的行為,塑造良好的品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崇高的理想。本文總結了傳統文化在中小學德育教育中的實踐和啟示,以供廣大教育者參考。
一、傳統文化在中小學德育中的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現在的孩子存在性格孤僻、懶惰、自私,并且心理承受能力較弱。這是缺乏良性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表現。以往學校德育處的口頭說服教育及教育處罰的方法很容易讓被當前社會影響的小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而傳統文化可以在潛移默中發揮的優良作用。首先,它能明確學校德育的指導思想,以傳統文化教育為核心的中小學德育工作的主要思想,學校積極引導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良好的行為為原則,學校要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健康人格”的德育作為指導思想,把“真,善,美”的優秀傳統文化變成學生的精神食糧。其次,它能夠明確學校在德育教育方面所需要的內容。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并發展起來。它包括我國古代圣人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價值觀念,道德情操等。在中小學德育方面,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其道德教育內容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的精神和美德。學校以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道德教育的內容,讓學生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二、傳統文化在中小學德育中的具體運用
1.提高傳統文化優秀教材在中小學德育中的比重
中小學日常的學習是以教材為載體,要重視教材在培養學生道德中的作用,增加傳統優秀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充分運用教材在培養學生上的作用。
在選擇教材內容時,要立足于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傳統文化。首先,要樹立民族認同感,體現教材中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自強不息,團結統一,勤儉勇敢等的民族精神,應該鼓勵學生體會民族精神,樹立民族情懷,為國家建設而不懈努力;要把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教材結合起來,弘揚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學生在學習中潛移默化地養成愛文化,文明良好的道德習慣,自覺發展自己的道德素養。在教材編排系統中,要兼顧中小學生不同時期的學習特點,避免使用枯燥的文字,將傳統文化以圖片、故事的形式展示出來,突出學習的樂趣,使學生能夠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之中。還有,它改善了德育教科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外部構成。教科書的內容固然是重要的,但要采用適合學生接受和理解的形式。在不同階段,小學生和高中生的接受能力和興趣愛好有很大的不同,教科書要考量這種變化,順應學生的現實需求,采用適當的方式體現教學內容。
2.加強德育實踐
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是中小學德育的重要目標。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國家責任感,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就要加強以學生實際生活為基礎的德育實踐。通過典型的示范和行為轉化,使學生充分認識道德、感悟道德、體會道德,最終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為此,學校要定期組織有利于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活動,把學校的中華美德納入整個活動之中。比如開展經常性的社區活動,在學校中設立合唱團,舞蹈組,武術組,藝術團等。從本學期開始,我們學校開展了第二課堂活動,各科老師建立了不同的興趣小組,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這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也有很大的作用。讓學生定期參加學校的組織的對外交流活動,促進學生在交流活動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民族文化傳統知識,而且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競爭與合作意識,增強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
3.積極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節日氣氛
校園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學生們將在學校度過人生很長一段時間,學校對于塑造他們的思想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要重視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和節日氛圍來提高學生的能力。首先要積極開展多方籌劃工作,采取多元化方式,增強校園文化氛圍。其次是要隔一兩年舉辦一次節日慶祝活動,或組織學生參觀大型文化節展覽。例如,要加強“尊師重教”的宣傳教育,讓每個學生在留校期間至少參加一個校慶活動,讓學生和教師充分了解學校的歷史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帶領學校師生共同分享學校風采,突出學校的學生風貌,激發學生強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您還可以組織各種知識競賽或文藝慶典活動,運用兼收并蓄的活動形式,充滿活躍的校園文化,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塑造自己的價值觀、榮辱觀等,有助于學生更健康茁壯地成長。
三、結語
中華民族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形成了優秀燦爛的文化,迄今已有悠久的歷史。在中小學德育中滲透優秀文化,從小樹立學生良好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良好的品德應該從小做起。少年強,則國強,作為祖國的未來,在中小學接受良好的德育是他們成長的關鍵。注意合理運用優秀的傳統文化,使之在今后的發展中得到更好的傳承。
參考文獻:
[1]校本課程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J]. 邵靜. 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管理) 2015年10期.
[2]中國傳統文化在學校管理中的滲透[J].呂紹瑜.中國校外教育.2016(12).
[3]北京市楊莊中學 傳統文化浸潤書香校園[J]. 劉麗.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