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彩鳳??
摘要:在電子制作過程中,由于涉及實驗較多,所以需要在教師指導下,由易到難,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可以養成主動參與設計的習慣,不僅要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還要提高思維創造和設計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本文主要是探討電子制作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電子制作;創造性思維;綜合能力
電子制作活動內容涉及范圍廣,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操作能力、設計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和創新能力等。
一、 電子制作概述
電子制作的內涵主要是指學生可以充分使用課余時間,在自己動手操作的基礎上研究新的電子產品。在電子制作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不同工藝之間的關系,可以按照指導工作的要求和知識,自己完成設計,利用一些相關的軟件比如CAD等,設計出原理圖并且印制線路板等。在檢測電路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實驗的過程,及時的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將理論應用在實踐當中,不僅可收獲知識,還能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所幫助,能夠提高自己在未來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優勢,為企業輸送更多的專業人才,提高學校的就業率。
二、 學習電子制作的重要性
(一) 學習電子制作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電子元器件的認識
在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中,除了基本的理論知識外,離不開熟悉電子整機電路圖。對于學生而言,要想理解這類語言,就需要對電路的組成部分足夠的了解。整機電路的學習需要進行拆分,然后再進行總結,為了對其有更好的了解,需要對每個電子元件進行認識,在認識電子元件的過程中,教師的講解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不過要想加深記憶,最好可以由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學生除了在課本上學會了基本的符號以及圖形之外,需要對所有電子元件的性能有充分的了解,這樣才能在使用的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因此自己操作的過程中,如果學生遇到了問題也能及時地進行反饋,并且對電阻、電容材質等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如果只是聽教師的講解而不操作,即使記住了知識也不能完全的理解。
(二) 學習電子制作可以讓學生對復雜的電子電路有更深的了解
在制作電子電路的過程中,需要對電路圖進行分析和設計,然后要注意使用電路。理論知識中的圖形變成了具體的實物,學生就可以對一些已有的理論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就比較容易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尤其是我們聽說的事情和我們所見的事情想比較,自己經歷的印象更加深刻。所以在實際的電子制作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電子電路,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能不斷的提高學生的成績。
(三) 電子制作有助于學生提高綜合能力
電子電路的學習首先是讓學生掌握已有的知識和原理,其次才是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和設計,因此可以在一定情境下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學生為了更好的掌握相關的技術和知識,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為了完成設計的目標,除了學校本身的儀器之外,還需要添置一些其他的元器件等,而設計的過程也不是憑空而來的,需要借助一些軟件的功能來完成設計。為了實現設計,學生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尤其是在調試電路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經常出現的問題,包括一些注意事項等,總之這個過程能夠訓練學生動手操作、分析問題、查閱資料、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
三、 在電子制作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一) 電子制作創新的重要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民族進步的標志。電子制作也需要創新,因此可以在電子制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創新之前,首先是模仿,任何創新都是基于前人的成果之上的,因此在學生開始電子制作的過程中,先要學會模仿,再進行創新,首先要了解創新的目的,才能實現創新的目標。當學生參與電子制作的時候,最開始接觸的也是簡單的電路,然后才逐漸的學習復雜的電路,由易到難,主要是在簡單的電路制作過程中積累一定的經驗,然后才能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實現真正的創新。比如在制作函數信號發生器的時候,學生就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創新,設計三角波和方波可以使用運算放大器,增加其調頻性能以及調幅,然后可以制作發生芯片,使電路增加電源以及頻率顯示,最后可以使用單片機設置頻率等,通過市場調查,如果暫時沒有發現這樣設計的電路,這就是一種創新。
(二)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1. 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
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獲得一定的知識,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也可以閱讀一些課外讀物,尤其是一些有利于提高自身能力的書籍,比如《電子制作》等雜志或者期刊,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已有的知識結構,填充一些課外的知識,不僅能夠豐富自己的知識內容,還能對其產生更深的興趣,然后不斷的培養自主創新能力,開展一些設計制作。學習過程中,學生有很多的實際操作機會,同時可以利用這些機會以及一些課余時間進行試驗,然后記錄試驗的結果,教師需要引導并鼓勵學生的這種行為,同時也可以留一些類似的作業,對于表現較好的學生提出表揚,鼓勵大家多動手參與實踐,不斷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增加優選項目,還可以獨自進行試驗,比如優化已有的電子電路,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設計,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指導,如果需要采購元器件,最好由學生單獨購買,提高學生自主決策的能力,能夠獨自完成一項設計,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實現自我發展,也是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之一。
2.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意識
學習過程中,會涉及直流穩壓電源電路的設計,教師首先要注意講解基本的原理和電路設計方式,然后學生必須對此進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在掌握了產品的性能之后,可以進行一定的創新,比如在對此產品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會發現其存在的明顯缺點,就可以進行改進,增添或者是減少零件,都能夠發現與原來的設計有所不同。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需要在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實踐,電子產品的拆分和組裝都是比較復雜的過程,加強創新,但是不意味著隨意改變,需要在堅持正確的原理基礎上進行完善產品才是好的創新。總之,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意識,是促進學生成長的良機。endprint
(三) 構建電子制作平臺
1. 確定發展目標
電子制作本身就是需要手腦結合,因此要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興趣,并且注意正確的引導學生。加強學生的技術,需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確定好學生的發展目標,可以采取建立小組的方式,也就是一些對電子制作比較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組建小組,小組共同完成某些設計任務,能夠激發大家的創造力,尤其是提高大家的興趣,讓大家在參與設計的同時能夠共同進步。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學校可以為其提供一些輔導機會,比如設立一些講座等,讓學生開闊眼界,了解到更多的知識,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2. 開展相關比賽
比賽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學校中除了學習知識外,還需要機會,因此一些專業應該定期舉辦一些相關的比賽,主要是鼓勵學生動手操作,主動創新。電子創作大賽,可以讓一些有潛力的學生發揮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優勢。學生可以通過不斷的參與,鍛煉自己的設計能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在交流和比拼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同時也可以收獲更多的評價,得到教師的指點,以及一些專家教授的點評等,對于學生的自身發展十分有利。
3. 參與義務活動
學生除了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之外,應該多參與社會的義務活動,尤其是為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學生需要抓住一些鍛煉的機會。比如一些學校中會有志愿者協會,這些協會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參與社會活動。在一些課外時間,學生可以主動參與維修服務,比如在一些業主家里,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幫助業主維修電路電器等,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發現了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可以查閱一些資料或者是請教專業的技術人員,在參與社會義務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能夠得到一定的鍛煉,同時還幫助了別人,養成了助人為樂的好習慣,對于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也有所幫助。
在電子制作過程中,通過自主創新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提高設計和分析的能力,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參考文獻:
[1] 從巖.淺議電子制作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電子世界,2014(15).
[2] 楊文淵.課外電子制作對電子專業課教學的促進作用[J].電子世界,2012(11).
[3] 趙偉緒.電子制作在電子專業入門教學中的幾點建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0).
作者簡介:顧彩鳳,助理講師,江蘇省南通市,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