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菊娥
【摘要】本文結合我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針對如何利用新課標理念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初步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 ?新課標理念 ?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2-0047-01
教師的教學活動離不開教學綱領性文件的引領?!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出現仿若一座燈塔,照亮了小學語文基層教育工作者教學前進路上的發展方向。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我積極學習新課標理念,并將其靈活運用到了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最終促進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顯著提升。以下,我僅結合自身教學實例,對新課標理念帶給我自身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積極影響進行分析與探究。
一、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現代社會是信息技術高度發展、廣泛傳播的一個社會,各行各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便是最佳的證明。在此大的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也強調語文教師應當“積極迎合信息技術發展的大趨勢,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
我在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便進行了積極嘗試。如,在教學《詹天佑》這一課文時,首先我帶領學生朗讀了課文中表現鐵路修建之難的句子“從南口往北過居庸關到八達嶺,一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還特意借助多媒體教輔設備查找了一些真實圖片,這樣一來,在文字和圖片的雙重沖擊下,學生感同身受般的理解到了鐵路修建過程的艱難;而到了后面理解“人”字形線路這一段落時,學生又遇到了困難:什么是“人”字形線路?為什么要設計“人”字形線路?火車又是如何借助“人”字形線路行駛的呢?為了有效解決這些難題,我便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精心制作了與課文內容相符的微課小視頻,該視頻以簡單的卡通形象將兩個火車頭合力推動列車爬上坡度較高的青龍橋的過程直觀展現了出來,學生只需認真觀看該微課視頻便能輕松解決上述縈繞在腦海中四個關于“人“字形線路的疑問,從而更加佩服于詹天佑的創新精神。由這兩個實例,我們不難看出恰當運用信息技術切實有助于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尋找生活中的學習元素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極強的學科,所包含的學科知識蘊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學語文作為語文學科的基礎,其所涉及的內容更是與學生平時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對此,《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就明確指出“立足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相關知識的教學”。在我看來,尋找生活中的語文學習元素不僅是順應新課改的要求,更是顯著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益的有力保障。
我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便可以很好地證明這一點。如,在學習了“杠”這一漢字時,我便要求學生課下認真在生活中所接觸到的與“杠”字有關的詞語,通過認真觀察,學生發現了“杠桿”“抬杠”等詞語,這不僅使得他們豐富了詞語積累,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杠”這一漢字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學習效果良好。再如,某次我還特意為學生布置了尋找生活中錯別字的課后學習任務。這一課后作業與以往重復抄寫漢字的作業形式不同,因此,學生的參與熱情極為高漲。像有的學生在吃早餐時發現小攤的老板將“油條、茶葉蛋”誤寫成了“油條、茶葉旦”,有的學生在跟著爸爸媽媽買菜的時候發現菜販將“豆腐”寫成了“豆付”,有的學生在某服裝店的宣傳頁上將“依依不舍”寫成了“衣衣不舍”,還有的學生發現超市的促銷廣告將“一袋水餃”寫成了“一代水餃”……學生們的收獲頗豐。在這一尋找錯別字的學習過程中,他們不僅深刻體會到了所學語文知識的重要性,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對那些容易寫錯的漢字也有了更深刻的記憶,識字教學的有效性得以大大提升。尋找生活中的學習元素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得以顯現。
三、建設開放活力的語文課程
知識與知識之間是相互融合的,而不是互相分割、彼此毫無聯系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就提到“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并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以此使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對此,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在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跨學科教學,即將所教學的語文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進行有效的融合,促使他們在開放而又富有活力的課程中逐漸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
例如,在帶領學生閱讀《彩色翅膀》這一宣讀課文時,為了更好地輔助學生理解這一課文文本所講述的主要內容,我在教學中便有意識地向他們講解了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生物知識:授粉是植物結成果實必經的一個過程,有些植物的雄蕊和雌蕊不長在同一朵花里,甚至也不在同一棵植物上,這就需要蝴蝶或者蜜蜂吸蜜的時候順便將花粉進行傳遞。這一生物知識的講解既豐富了學生的視野范圍,讓他們知道原來蝴蝶和蜜蜂等小動物對植物結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且更是借助這一知識更加深入的理解了課文的難點,即為什么戰士這么珍惜僅得的一個西瓜,為什么特意從家鄉帶來了蝴蝶、蜜蜂并將它們在海島上放飛,因為這些小精靈寄托著海島戰士熱愛海島、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美好憧憬。如此一來,通過跨學科知識的結合,開放且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得以建成,最終的教學有效性也得以顯著優化與提升。
總而言之,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學習,認真實踐,將更多新課改所提倡的先進教學理念運用到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之中,相信,在新課標理念的引導與助力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益將得以最大化呈現。
參考文獻:
[1]楊紹玲.新課標視野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06).
[2]董亞蘭.新課標視域下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