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低年級階段跟高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存在本質上的差別,尤其是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還不適應小學階段的生活,因此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應該更加重視對學生的分層教學,本文主要講解了在低年級階段如何對小學生進行語文分層教學,本文針對的主要是使用蘇教版教材的學校。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語文;分層教學
一、 前言
因材施教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階段中,因材施教顯得更加重要,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剛進入小學,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有很大的差別,因此我們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他們展開教學。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對于語文知識的欣賞水平不一樣,這就會造成教師講解問題時學生理解層次不一樣的情況,可能會使一些學生的學習難度加大,造成學生的自卑心理,從而我們應該注意對學生的分層教學,讓更多的學生學會語文知識。
二、 針對不同水平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習內容并不難,很多學生在幼兒園階段就已經學會了這些內容,所以在低年級階段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難度并不大。但是我們也應該考慮,幼兒園階段主要是教會孩子們自理的能力,很多學生在幼兒園學會了一些知識,但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習這些內容是遠遠達不到要求的,因此需要我們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師對班級學生進行分類,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來進行區分,給每一個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例如在學習古詩詞《敕勒歌》時,這篇是要求學生能夠熟練背誦的,但是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基礎也就不同,有的學生在幼兒園時就已經能夠熟練背誦了,這時教師對于這些學生的學習目標就應該制定的高一些,比如讓學生練習整首詩的生字或者領悟古詩詞中句子描寫的主旨;對于班級中不能熟練背誦的學生,要求學生在教師反復講解古詩詞全意之后,能夠熟練背誦;對于這首詩讀不通順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圖片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觀察與想象,感受自然的美,這樣就帶動了學生對這首詩詞的興趣,背起來就容易多了。因此教師需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這樣學生在學習上就不會產生陌生感,讓每一個學生都朝著自己的奮斗目標進行,這樣學生的學習才更有動力。
三、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年齡在7-9周歲之間,這一階段的學生學習主要是根據興趣來決定的,因此教師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來說,大多數學生性格活潑,比較愿意接受活潑開朗的學習氛圍,對于課文的學習也比較傾向于故事性較強的內容。因此教師應該注意采取情景設置和游戲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教學。比如《狐貍與烏鴉》這篇課文是個小童話,是學生比較愿意學習的內容,因為很多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中已經了解了課文內容,所以在教學上教師應該注意方式方法,要根據班級大多數人的情況選擇游戲教學法,首先用比較活潑開朗的音樂導入課堂內容,再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把動畫片導入游戲教學,然后讓學生分成兩組,一組作為狐貍,一組作為烏鴉來進行對話,這樣學生對于課程內容會有比較濃厚的興趣,最后教師需要對每一組內的學生情況進行劃分,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或者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這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內容就不盡相同,學生學習也就更具有個性化,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分層教學也就有了游戲教學的支撐,從而更具活力。
四、 開發學生智力,根據學生情況樹立學生學習信心
低年級階段分層教學的意義主要在于更好地幫助學生開發智力,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在幼兒園階段學生的學習是不分學生的實際情況的,是整體進行教學的,在進入小學階段之后,學生學習的知識內容在不斷加深,難度不斷加大,因此我們需要進行分層教學。分層教學有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教學,也有利于學生對自我認知更加清楚,這樣在教學時才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教學。比如《大禹治水》這一單元的學習中,教師需要向學生講解大禹是如何治理洪水的這一故事,一般故事類型的文章講解可深可淺,所以我們需要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對學生進行講解,對于學生有一個整體性的要求,就是希望學生能夠用自己的想象來講解這個故事,對學習程度比較好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對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展開自己的想象續寫這個小故事,這些講解的內容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加有動力。學生了解了自己能夠做到哪一步,根據教師的要求一步一步進行,這樣才能共同進步,不斷開發自己的潛力。
五、 制定小組學習,讓不同情況的學生共同進步
學習小組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學習指標,并且能夠在課堂上進行分層學習,進行小組學習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對班級的學生情況進行區分,小組設置要合理,每一個學習小組都需要有相應的小組長進行負責,小組長要認真負責有責任感,小組內要有不同程度的學生,根據每一個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他的學習小組,對于學習自覺性不高的學生,要讓責任感強的小組長擔任小組管理員,教師也要注意對這一小組的關注度,小組學習的目的在于促使小組內的成員共同進步。小學低年級階段,語文教學中要進行分層教學主要是為了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培養,因此進行小組區分,讓學生在課下也能按照學習小組進行學習,對學生將來進入高年級的學習也有積極影響。
六、 結語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這樣學生的學習才能更有動力。在低年級階段的學生,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樣學生才能進步更快。
參考文獻:
[1]王蘇.分層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7):165.
[2]劉衛宗.分層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4):164.
[3]陳雅波.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55+58.
[4]王麗麗.論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4):182.
作者簡介:朱萍,山東省菏澤市,單縣郭村鎮太平集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