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羽
摘 要: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感受,在師生互動下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為此,以高中人教版數學教材為例,具體分析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微課;高中數學;教學應用
微課是指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視頻錄制簡短、碎片化的數學知識點、考試真題、模擬題的一種微型課程制作。微課的授課時間一般在五分鐘到十分鐘之間。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體現,對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應用微課創設良好的數學課堂教學情境
微課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能夠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創設良好的環境,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四“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Flash動畫的制作來向學生展現動態化的平面向量,通過視頻觀察加強學生對平面向量概念的了解,并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平面向量坐標表示方法。再比如進行高中人教版數學“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向學生具體展示兩根被拉直的繩子分別固定在一張桌子四條腿對角線上的過程,由此讓學生認識到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的定義。另外,在學習高中人教版數學“長方體的體積”計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向學生展示“伊利純牛奶盒中的牛奶量”,進而引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將數學知識置于生活化的情境中,另一方面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二、應用微課打破數學教學的時空限制,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感性認識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數學的學習需要憑借直觀化、動態化的表象來理解一些抽象、靜止的事物。高中生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換的重要時期,想要更好地理解數學抽象概念需要借助一些直觀形象。傳統的數學教學手段阻礙了學生數學學習的直觀化感受,而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打破時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限制,并將文字闡述的數學定理、定義轉換為形象的視頻,為學生理解概念提供直觀化的輔助,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感性認識。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一“統計案例”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將從社會中收集的調查信息和資料制作成微課視頻向學生進行展示,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數學學習的感性認識。
三、應用微課解決高中數學學習的重難點問題
在基本學習了數學知識之后,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惑,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微課。在微課中向學生講解數學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幫助學生整理錯題,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并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數學學習情況進行反思。比如在高中人教版數學必修一“三角函數線的概念”一課學習中,大多數學生對三角函數線的概念缺乏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為了解決學生的學習困惑,教師可以錄制微課,在微課中通過講解一些經典題目來加強學生對三角函數線概念的理解,同時,借助微課圖形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正弦線、余弦線、正切線的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不是所有的數學教學內容都適合被制作成微課。為此,在具體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選擇、有策略、有重點地將一些難以理解的數學內容轉換為微課來讓學生進行學習。比如在高中人教版數學教學中涉及的函數概念、函數單調性、函數周期性、數列、正余弦定理等這些都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難點,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差錯的地方。在具體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這些重難點內容轉變為微課,通過微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有選擇地學習,從而不斷解決自己的數學學習困惑。
四、應用微課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高中數學教學課堂往往無法為每位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學習平臺,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了開放的空間。比如在學習“圖形的旋轉”一課的時候,學生可以借助數學教育網、中國遠程教育網、高中數學資料庫等網絡微課資源開展自主學習,進而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將微課融入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能夠讓學生和教師在彼此互動交流中增強數學學習體驗、感受、思考,在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的同時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對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鄒凱.小議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7(5):51.
[2]趙惠.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知音勵志,2016(22):126.
[3]楊富強.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微課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168.
?誗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