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秀華??
摘要:在小學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尤為重要,特別是一些高年級的學生,學習的知識難度在逐漸增加,許多文字講述已不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很多時候學生最容易忘記的就是文字,這就需要小學高年級教師在上課時注重用情境創設的方法,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小編就如何進行情境創設進行調查和研究,總結出一些常用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課堂;問題情境;創設策略
一、 引言
數學知識大都是比較抽象型的,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有困難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單純的講課改變成情境創設,讓學生在更真實的環境中學習。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不但能夠提高教學質量,還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讓很多害怕數學或討厭數學的學生喜歡上數學,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創新能力。數學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教師一定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式,采用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二、 情境創設的重要性
現在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時不但要注重學生的成績,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自主能力等全面提升學生的自身素質。所以,教師在講課時不能再按照以前的教學模式,一上課就站在講臺上說個不停,這樣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沒有幫助的。但是情境創設是一種用語言來描繪色彩的教學方法,對于小學生而言,幼年時期的他們想象力極其豐富,教師只需要進行簡單的引導,他們就能夠沉浸在某個世界中,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能夠激發潛在的能力,提高各方面能力。在情境創設時,教師要注意情境的真實性。
三、 情境創設的方法和策略
(一) 創設趣味性的問題情境
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是趣味性問題情境創設的初衷,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關注點還是在玩耍上,怎么有趣怎么來是他們上課的宗旨。所以,教師可以根據這個特點,把一些知識以多樣性和趣味性的方式呈現出來,還可以從現實生活中尋找一些案例供大家學習,或者是通過一些簡單的游戲、故事來牽引出相關的知識。例如:在學習《乘加乘減》時,教師可以把課堂創設成動物園開展晚會,門票就是計算數學題,教師還可以選取幾位小朋友當檢票員,然后小動物進行表演,不同的節目由不同的小動物表演,表演的人數也不同,有的是五只,有的是兩只,教師可以引導同學算算一共有多少節目,又有多少小動物表演,通過搶答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故事中穿插有關乘加乘減的算式,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方法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 創設操作性的問題情境
教材作為學生學習的參照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教材,尤其是在進行情境創設時,教師千萬不能因為教學方法而脫離學生教材。在操作性問題情境的創設中,教師要積極的鼓勵和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尋找答案,大膽猜想大膽回答,當學生發現數學的樂趣時就會更加主動地去學習。例如:在學習《小數乘法》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這樣的場景,春天的標志除了在田地里插秧或者種玉米,還有就是放風箏,今天我們一起在放風箏中感受春天的氣息,情境創設好了問題就要出現,教師可以通過手繪風箏并把風箏的價格標記出來,假如一只風箏3.6元,那么買五只需要多少錢?把數學問題與生活實際問題相結合,不但能夠加強學生的生活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學好數學。
(三) 注重啟發學生思維的情景創設
教師通過情景創設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加便利的學習數學知識,有的教師把生活與數學相結合,可以讓抽象的數學問題變得簡單,這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很好的學習方式。但在創設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情境發展的方向,把數學問題的教學思路整理清楚,這樣即便是在課堂上遇到突發狀況也不會手忙腳亂。用正確的方法把學生的思維方式帶到正確的軌道上。例如:在學習小數乘小數時,教師可以說,自己最近不小心把家里玻璃打碎了,這塊玻璃的長是2.4米,寬是1.3米,請問我該如何確定新玻璃的相關數據?我應該用哪個公式來算這塊玻璃的周長?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就會忘記自己是在上數學課,還能夠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假如學生出現困惑時,教師要及時的進行講解,便于學生更好地自主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用正確的數學思維去解決問題。
(四)情境的創設要和生活相關聯
情境的創設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所以需要和學生的教材密切聯系。但是許多數學問題也是來自生活,所以,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時也要和生活產生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夠把情境教學的優點充分發揮出來。例如:在講解《綜合與實踐》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學過的知識都結合起來。問:學校要建一個新的操場,這個操場的長和寬在稿紙上應該怎么畫?操場占地面積是多少?需要多少草坪把它鋪滿?這樣的情景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更快的復習舊知識,學會新知識,即便有些知識遺忘了也會在做題的過程中會想起來。
學生的親身實踐也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例如:在學生初學統計和概率時,學生對新知識都比較陌生。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放學后在家做的事情,然后教師給學生講一下統計就是把相同的事物規劃為一類,讓學生自己把自己記錄下來的事情進行統計,這樣學生就會明白統計的意義。或者老師可以列舉出學生的愛好、喜歡吃的水果等讓學生進行統計。
四、 結束語
通過許多教師的實驗證明,在學生的學習中創設情境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的氛圍中,還有利于簡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無形中還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思維被啟發,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參與其中,學習激情也被激發,這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正確習慣和自信心。
參考文獻:
[1] 陸立征.情境創設在小學五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35):124+137.
[2] 米樂.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5,(03):106.
[3] 季雨聰.淺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才智,2014,(15):183.
[4] 海花.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應用情境教學時應注意的幾點[J].現代交際,2014,(04):162.
作者簡介:湯秀華,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管前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