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思潮下,我國的教育理念也進行了不斷地深化。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而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對于所傳授的語文知識已經不僅僅是以往較為傳統的知識獲取以及成績提高了。人們更加關注的是學生如何能健康快樂地長大,這就促進了從審美的視角反思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實施。故而本文將對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進行全面的關注與培養,根據小學語文教材以及小學語文學科特點,對其中的審美元素進行挖掘,進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審美素質的提高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審美視角;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一、 引言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小學的語文教學活動也在從審美的視角進行反思,依據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特點以及審美視角教學的意義,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從語文學科本身上發掘出獨特的美來豐富課堂教學活動,改變機械式的灌輸知識以及單調的進行習題的練習。故而,本文將對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期能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有建設性的意見。
二、 審美視角下的語文教學重點
(一) 設置合適的教學目標
在進行正式的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之前,教師應該反思自己所設置的教學目標是不是符合當前的審美視角。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要以整節課的主要內容以及班上學生的實際水平來考量,讓自己所設置的教學目標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促進審美反思與課堂教學過程的和諧發展。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進而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就好比教師在講《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時,老師的教學目標應該落在:遇到困難時要沉著冷靜的思考解決措施。老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可以設置懸念,讓學生們提供一些“救人”的辦法。
(二) 提升教師的審美素養
從小學生的角度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不是很高,需要教師的引導與督促。因此,為了使學生們提高學習小學語文的興趣,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促進自身審美素養的提高,進而把自己對于語文教學的審美思考融入到當前的教學活動過程中。要想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首先就要求教師要在課余時間加強對于美學知識的學習與了解。因為只有學好了美學理論知識,才能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進行檢驗并找到適合于當前班級的審美教學方法,進而更好地掌握小學語文教學審美的要求與特點,然后再結合教案進行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們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其次就是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一個人的審美是會隨著時間改變的,為了能迎合小學生的審美,進而吸引其興趣,教師就要積極地促進自身審美情趣的提高,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美,豐富自己的生活,讓自己成為一個思想豐富的語文教師,進而影響學生,促進其主動學習來提高教學質量。
(三) 深挖課堂教學內容
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重點應該是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把握。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應用審美教學,可以構建出一個輕松、積極的課堂教學環境,對于學生擁有高尚的情操以及健全的人格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而言,教師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把握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故而,為了有一個充滿美感的課堂教學環境,教師就要深挖課堂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教學。比如教師在講授《狼牙山五壯士》的時候,教師不應該只是對課本上所展示的課文進行講解,而是應該結合課文讓學生了解這一段歷史。比如在正式講課文之前,老師可以通過提諸如“同學們看沒看過《狼牙山五壯士》這部電影?”“以前了解過這個歷史史實嗎?”等問題來吸引學生們的興趣。在進行正式的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板書上課文中所提到的主人公名字,讓學生們加深印象。同時也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讓他們體會英雄們在當時的環境下的內心世界,使課堂教學內容得到豐富,進而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 采用趣味教學方法
小學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堅持到一節課結束,這時就需要教師的課堂接近尾聲的時候,改變之前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比如在講完《比一比》后,學生們的注意力大多已經不集中了,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放輕音樂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并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課文;也可以讓學生們利用身邊的案例來說明大、小、多、少等之間的對比,讓學生們通過這種方式來記住這兩對反義詞;課文中出現了蘋果、棗、杏子、桃等水果名,教師可以以這些水果為謎底出一些謎語讓學生猜,這樣做既可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又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們進行知識的學習。
三、 審美視角下的語文教學活意義
在新的歷史時期,對于語文這樣一門工具性特別強的學科而言,以審美的視角進行教學活動更加能夠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不僅改變了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更加注重了學生的身體健康,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有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使教學質量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同時,小學語文教師也開始進行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結合,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改變了以往較為傳統的死記硬背以及單調的習題訓練等教學方式。
四、 結束語
要想促進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以及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就要積極地促進課堂教學充滿美感,使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得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不斷地從教學目標、教師的審美素養、課堂教學內容以及課堂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創新,進而給學生提供一個多彩的學習環境,使審美教學方法能夠發揮出真正的作用,在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同時也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
參考文獻:
[1]楊建云.從審美視角反思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讀書文摘,2016,(34):213.
[2]楊春國.從審美的視角反思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15):28.
[3]宋虎林.從審美的視角反思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4):180-180.
[4]宋福長.審美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反思[J].開心,2016,(8):27-27.
作者簡介:景昌富,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壩底鄉壩底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