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英語作為一門通識教育課程,課下學習時間增加,對自主學習中心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在明確中心建設目的、設備和人力資源配備的基礎上,完善中心的引導、機輔學習、咨詢、培訓交流及評估五大體系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
關鍵詞:通識教育;自主學習能力;英語自主學習中心
一、 引言
英語自主學習中心(English selfaccess center 簡稱 ESAC)是采用計算機房+ 網絡+ 自主學習平臺軟件的技術模式形成的專門語言學習場所。它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要求,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時間和方式,規劃自己的學習進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Henri Holec 正式提出“學習者自主性”這一概念,并指出自主學習中心必須滿足三個條件:①一個擁有合適資料和資源的基本設施;②接受過相應指導培訓的教師;③向可能使用中心的學習者提供有關該系統信息的有效渠道。自此諸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學習中心,并就中心的建構、管理及有效性評估等方面開展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
二、 國外自主學習中心的建構與探索
歐洲是自主學習中心的發展中心,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法國的南西大學的語言中心較有特色,他們不僅為語言學習者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料,而且還將課堂教學、師生交流等與學習者自學結合起來,同時還支持相關的資料開發和項目研究。北美的自主學習中心多由語音室發展而來,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語言資料中心,他們主要就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和策略進行指導、培訓和研究。澳大利亞的自主學習中心主要是為滿足不同種族和文化的新移民學習英語的需要而建設的,例如,奧克蘭大學和梅西大學的語言學習示范中心,為滿足異域學習者的英語知識和技能方面的需要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亞洲,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建立了各具特色的語言學習中心,他們一部分從外語教育機構發展而來,有些則是外語教育機構的一部分,多擁有網絡輔助教學資料。
三、 國內自主學習中心的建構與探索
國內高校自2004年開始陸續建立了外語學習中心,很多為語言實驗室改建而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服務,包括計算機、主控臺、網絡課程自主學習平臺(例如,《大學體驗英語》《新視野大學英語》《全新版大學英語》等)、大學英語學習網站、大學英語資源庫等。有些較為先進的中心還支持學習路徑記錄、線上課程、網上作業提交及反饋、在線考試、自主測試等功能。在國內,對自主學習中心的研究一部分集中在對國外研究的引介和總結上。徐錦芬(2007),吳書芳(2012)對國外自主學習研究進行了系統的歸類和評述,郭麗(2000),桂清揚(2004)對英國大學的語言學習中心進行了個案研究。部分學者研究了語言中心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關系問題(何蓮珍,2003;惠亞玲,2003;柴紹明、何高大 2006 等)。更多的學者,例如,溫志韓(2006),文和平(2010),強云(2012),等將研究放在中心的構建、管理和對策方面,如中心的籌建、使用、管理和評估等。此類研究方法多為思辨性的,實證性較少。另外,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學習內容和途徑的豐富,自主學習中心的早期構建已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早期存在的諸多問題還未能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而隨著高校教改的推進,新的問題又層出不窮。鑒于此,自主學習中心需要在新的視角下重新構建,其功能需要再次擴展與完善。
四、 通識教育視角下的英語自主學習中心建設
教改中大學英語被歸入通識教育必修課,課時相應減少。因此,學生在課余時間的自主學習意識、決策和監管顯得尤為重要,這也對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的建設和功用提出了新的挑戰。
Miller與 RogersonRever(1993)建議在選擇合適的自主學習系統之前,必須充分考慮下列三個問題:①為什么要建立此學習中心;②誰將使用中心里的設備;③有多少人力資源可以幫助建立和管理自主學習中心。從通識教育的視角下看,我國高校的自主學習中心是為學生的語言學習的提供場所、資源和幫助服務的,是課程學習的有效補充,語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中心的主要使用者是大學英語的學習者,如果資源和人員配備完善,其對英語專業的學生的學習也會大有裨益。中心的人力資源應包括英語教師和網絡軟件維護人員兩部分。英語教師扮演著“促成者”和“顧問”的角色,指導學生設置合理的自主學習計劃,掌握語言學習策略和技巧,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及時的幫助,對學習效果給予科學的測試和評估。網絡軟件維護人員負責解決學生在使用中心設備時出現的問題,維護和更新網絡學習資源,保障線上測試的正常運行。
以上三個問題明確后,關鍵點就在于自主學習的體系設置。由于大部分學習中心由語音室或機房發展而來,側重人機交互,師生、生生間的交流不足,引導、咨詢、評估等功能不全,不能很好地實現課程體系的輔助作用,因而現代英語自主學習中心應包括五個基本的體系: 引導體系、機輔學習體系、咨詢體系、培訓交流體系及評估體系。
(一) 引導體系(師生交流)— 自主學習是一種教育思想和學習過程,學生如何使用設施和怎樣合理規劃自我學習決定著自主學習的成敗。在學生進入中心之前英語教師需要幫助他們做好準備,這包括明確自主學習理念,了解學習中心功能和設備使用,掌握自學技能,培養學生學習的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增強責任心和主動性。規劃自我學習模板,設計出符合自身需求的個性化學習方案,并按照方案持之以恒地進行自主學習。
(二) 機輔學習體系(人機交流、生生交流)— 學生在計算機和網絡的輔助下按照自己的學習計劃完成英語學習,這是自主學習實質性的一步。學生的自學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在這一體系中得到實踐,而學生的學習計劃的合理性、學習的主動性等也在這一體系中得到檢驗。在此體系中網絡軟件人員的作用不容忽視,一方面要保障網絡系統的暢通,指導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輔助英語學習,另一方面要為自主學習提供豐富實用的學習資源。endprint
Riley(1995)指出,即使擁有非常完備的計劃,但如果選材不恰當,或是由于所在機構本身存在的種種限制和問題,也可能使計劃無法成功實施,而導致自主學習系統的實施出現問題。因此,當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疑惑或是困難時則需要咨詢體系和培訓交流體系中的教師的有效指導。
(三) 咨詢體系(師生交流)— 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就學習內容、方法、資源等問題向相關老師提問,也可以預約面對面交流,在教師的幫助下選擇合理的學習材料、協調學習方案、掌握學習策略。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對學生開展問卷調查,并結合咨詢者的談話內容進行分析,及時發現中心存在的問題和學生自學的實際需要,為培訓體系的工作提供依據。
(四) 培訓交流體系(師生交流、生生交流)— 學習中心針對英語學習中的難點、熱點問題開展相應的活動或開設相關的課程,例如,英語角內同外教進行交際實戰訓練,歐美話劇表演中同學間協作學習,寫作集訓中系統學習英文寫作技巧并得到老師的一對一指導。學生完成課上學習后,評估自身的聽、說、讀、寫、譯技能,自由選擇中心的培訓課程以完善英語學習。
(五) 評估測試體系(師生交流)—適時的測試可以成為自主學習的動力和指揮棒,而測試內容對學生的影響也往往大于老師的說教。學習中心應通過網絡測試系統對自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檢測,督促學習進度和明確學習目標。每學期末,中心需組織一次評估,包括學生自我評估和教師的評估。自我評估是學生對自主學習進行反思性學習,通過回答網絡問卷調查認真思考學習重點是否合理、既定目標是否達到、對自己的進步是否滿意等問題。教師則根據網絡系統對學生的自學進度、測試成績、自我評估等數據統計對學生本學期的自主學習進行綜合性評估,并對后續學習給出合理性建議。
五、 結語
大學英語作為通識教育必修課程不但培養大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而且有利于各科知識的融會貫通,博聞廣見。隨著大學英語課上學習時間減少,課下學習的作用凸顯。現代化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的五大體系(引導體系、機輔學習體系、咨詢體系、培訓交流體系及評估體系)為大學英語的學習提供了更為豐富、便捷和靈活的學習方式和環境,實現個性化學習和科學的知識管理。
參考文獻:
[1] 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3.
[2] Miller L, P RogersonRevell. Selfaccess system[J]. ELT Journal 1993,47(3):228-233.
[3] 郭麗.語言自學中心與學習自主性—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語言學習中心個案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0(78):56-58
[4] 何蓮珍.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4):287-289.
[5] 惠亞玲.外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4):20-22.
[6] 桂青陽.論SAC 的理念、運用與功能—英國諾丁漢大學SAC 考察及啟示[J].外語電化教學,2004(3):78.
[7] 溫志韓,涌波.論自主語言學習中心的構建與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6(10):68-70.
[8] 柴紹明,何高大.論語言學習中心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現代教育技術,2006(4):34-38.
[9] 徐錦芳.國外“自主學習中心”研究評述[J].外語教育,2007(2):59-65.
[10] 文和平,陳玖豪,楊曉莉.基于網絡的外語自主學習中心建設若干問題的討論[J].西南農業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140-141.
[11] 吳書芳.國內外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建設及研究對比與啟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8):138-141
作者簡介:
馬坤,山東省威海市,山東大學(威海) 翻譯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