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兵
摘 要:問題學生在各個年級段都存在,其中,初中階段是問題學生產生的重災區。畢竟,這一階段的學生處在青春期,正是各種問題高發的階段。再加上一些家庭因素、學校因素以及社會因素的影響,就容易使學生愈發叛逆,各種問題也就接踵而來。因此,如何在教學中有效轉化這些問題學生,應該成為所有教師教學中的一個重點。針對初中問題學生的轉化而進行初步探究。
關鍵詞:初中;問題學生;轉化
當今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很多初中生越來越容易接觸到各類信息,其中很多信息良莠不齊,對初中生的影響甚大。再加上初中生正值一個叛逆的階段,因此就容易導致其出現學習、道德等方面的各種問題。而作為一個教師,又不能對這些問題學生坐視不理,因此,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以有效轉化問題學生就值得每一個教師思考。筆者作為一個初中品德教師,對問題學生的轉化更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下面,就是針對這一問題提出的幾點思考。
一、問題學生的界定
目前,關于問題學生的研究很多,其中也有一些對問題學生概念的闡述。比如,有些人認為:問題學生就是指那些與同年齡階段學生相比,在學習、行為、心理等方面偏離常態,并需要在他人的幫助下才能解決問題的學生。另外有些人認為:問題學生主要指品德行為偏常、上課搗亂、不做作業、逃學曠課等,表現為與正面教育強烈的抗拒和逆反心理。雖然目前并沒有對問題學生的統一定義,但細細觀察就會發現,所謂問題學生,就是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形成了錯誤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導致其心理或行為等方面有別于其他學生。
二、初中問題學生的成因
初中問題學生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有內因也有外因,內因是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值叛逆期,外因有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其中家庭因素雖然最為復雜,但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缺乏對學生的關注,這就導致了各種問題得不到有效的疏導,最終總會爆發。至于學校因素,主要是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很多學校過于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德育,這是導致問題學生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另外,社會因素主要就是互聯網的發展,導致各種不良信息的出現,這會極大影響學生的價值觀,促使問題學生的產生。
三、初中問題學生轉化策略
1.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
問題學生除了在學習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也在道德品質方面存在一些偏常行為,因此,通過德育的滲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一情況。至于如何滲透德育,教師可以利用學科知識,在平時的教學中進行滲透。雖然除了品德課之外,在其他的學科中滲透德育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教師仔細挖掘教材,就一定會發現能夠滲透德育的內容。畢竟,問題學生是現今初中教學中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教師應該在這一方面付出更多的心血,以幫助更多的問題學生實現有效的轉化。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師的教學,也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良好的發展。
2.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是教師教學的催化劑,也是問題學生轉化的催化劑。畢竟,良好的師生關系能推動師生之間的溝通,而這對于解決問題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有著積極的作用。其實,很多問題學生的產生并不是一個突然事件,而是經過了長時間的一個積累,最終在一個時間節點爆發而已。所以,如果能在問題爆發之前就發現,并給予疏導和解決,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問題學生的產生,從而從根源上解決這一問題。而且,對于已經產生問題的學生,如果師生之間關系良好,學生也會傾向于向教師傾訴,這也有助于問題的解決。
3.堅持問題學生耐心教育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上文也提到過,問題學生的產生并非突發的,因此,要轉化問題學生也并非一夕之功。畢竟,讓學生認識到問題,再讓學生依靠自己的意志去改變不良的行為和習慣,都需要經過一番不懈的努力。所以,教師在轉化問題學生的過程中,要堅持耐心教育,切忌感情沖動,要冷靜分析問題,給予學生鼓勵和指導。其實,這一轉化方法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二者互為補充,相輔相成,是在學生愿意和教師傾吐之后的進一步鼓勵和指導,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寬容和關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只要教師能夠堅持下去,愿意幫助學生一步步進行改善,就一定能實現問題學生的轉化。
4.加強家庭方面的溝通
對于問題學生的轉化,僅僅依靠教師方面可能有時會顯得勢單力薄。畢竟,問題學生形成的因素不是單一的,所以,這就需要學生家庭力量的注入。因此,針對問題學生,教師要加強和其家庭的溝通,讓家長認識到孩子問題存在的嚴重性,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家庭和教師形成一個合力,共同去尋找學生問題發生的根源,并共同致力于問題的解決。
總之,問題學生的轉化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但教師也應該直面困難,勇于探索,這樣,才能促使更多的問題中學生轉化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張傳柱,張連芳.淺談“問題學生”的轉化[J].華夏教師,2016(4).
[2]楊文鳳,馬維振.中學“問題學生”的成因及教育策略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