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提升學生素質的基礎,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更能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文章針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進行分析。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學習主動性;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
傳統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教師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完善和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課堂教學效率。
一、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價值
1.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學習主動性就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為自己制訂詳細的學習計劃,能夠積極自主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能夠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主動分析問題、主動解決問題。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實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從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全面地提升自己。
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養成,還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深度,讓學生去探討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能夠通過學生主動學習,充分挖掘每一位學生身上的潛能,全面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特性,體現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通過主動學習,還能夠培養自身堅定不移的學習意志,拓寬自身的學習視野,培養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了解更多的知識內容,成為一名全能型人才,符合時代與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2.激發學生學習需要
學習需要是促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價值,從而體會到學習的內在要求。在學習需要的促使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會被釋放出來,對課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過程,課堂是傳授學生知識的媒介,教師是學生的指路人和引導人。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只要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能夠促使學生愉快輕松地學習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讓學生學習有強大的動力。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模式比較落后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我國的基礎教育事業已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多數教師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上做到了與時俱進,然而仍舊存在少部分教師沿用傳統陳舊的教學方式和觀念,認為學生的學習就是提高成績,為將來的中考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背誦記憶基礎知識。在陳舊的教學理念指引下,教師占據著主體地位,將知識強制性灌輸給學生,根本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知識內容本身就比較枯燥,進而導致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學生昏昏沉沉,逐漸就對這門課程失去了學習興趣和欲望。
此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也比較少,導致教師不知道學生學習的薄弱部分,學生也不了解教師教學的重難點,教師在課堂上只是讓學生做筆記。教師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獲取知識,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不到體現,與教師也缺乏情感上的溝通交流。很多學生整課堂下來云里霧里,根本不了解教師所講授的一些實質性知識,還浪費了學習時間和精力。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到知識只是其中一個目標,更重要的是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情感價值觀目標的達成,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于關注學生知識的學習,忽略學生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更沒有給學生留參與實踐的機會和時間,無法促使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2.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使用了教育部統編教材,然而道德與法治課程由于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數比例較少,在教學和學習中受到偏見。很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會自覺預習、復習,甚至在課堂上也不認真做課堂筆記,課堂上開小差、聊天、睡覺等現象層出不窮;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師又是一人負責多個班級的課程教學任務,難免會感到力不從心,無法照顧所有的學生。因此在學習中,大多學生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去背誦記憶基礎理論知識,既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沒有形成正確的學習方式。
3.學生的思想認知存在偏差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容易產生叛逆的心理。在學習過程中,如果他們喜歡這門課程的教師,自然就會喜歡這門課程,這門課程的成績自然而然也會上升。相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精力不集中,昏昏沉沉地應付,不利于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如果學生的思想認知出現偏差,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就會誤入歧途,對自身的發展產生一些消極影響,如極端強調個人利益、缺乏誠信、缺乏責任意識等。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的策略
1.創設教學情境,活躍課堂主動學習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良好的開端是后期學習的基礎和保障,能夠為后期的教學打下堅實可靠的基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完全自覺地融入課堂學習中。創設趣味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為學生營造一個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讓學生在“嬉鬧”中參與課堂知識的學習。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課程內容,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趣味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探索、主動探究,讓道德與法治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與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積極與同學和教師進行溝通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獲得知識,產生思維的碰撞。
例如,筆者在講授《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時,在課堂教學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歌曲《隱形的翅膀》,然后將這首歌曲所講的感人故事講給學生聽,提問學生聽完歌曲和故事之后都有什么樣的感想,讓學生們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積極踴躍回答問題,讓學生明白挫折的含義。
2.優化課堂教學方式,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機會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學習還沒有形成一個正確完整的認知,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對課程產生正確的認知和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優化課堂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主動學習的機會,絕不能采取傳統的灌輸教育,讓學生記憶背誦基礎知識。教師在優化教學方式的過程中要富有創新意識,及時更新、適時優化,尋找適合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最佳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針對那些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點,采用形象生動的方式,給予學生直觀的視覺感受,調動學生的感官,降低學習的難度,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印象和記憶。例如,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將多媒體教學方式引入課堂教學中,這樣就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帶給學生直觀多彩的課堂體驗,讓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動手操作,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主觀能動性。
例如,筆者在講授《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時,利用多媒體整理相關的教學資料,如《蘇武牧羊》《負荊請罪》的故事,將這些故事以圖片或者短視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加深記憶,積極參與到主動學習中。
3.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興趣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不僅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還要積極改變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教學模式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由于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內容比較深刻復雜,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脫離實際,就會導致學生的思想產生迷茫。因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選取生活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融入課堂教學中,為課堂教學賦予生活化的氣息,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參與和積極思考辯論,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
例如,筆者在講授《珍愛生命》時,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課堂學習之前,為學生導入一個生活中的實例,對學生進行啟發,如“2008年5月12日這一天發生了什么事情?同學們都還記得嗎?在這一天里,我們幾萬個鮮活的生命被奪去?!比缓髥l學生從這一事件中看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最后筆者聯系教材內容,進行知識的拓寬,引導學生去自覺主動學習,去關愛生命、珍愛生命。
4.融入熱點問題,激發學生探討興趣
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還要具有一定的時代性,教師可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適當融入一些社會上的熱點新聞,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關注社會問題。然后再讓學生針對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傳統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容易受到各種約束,因此教師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逐漸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例如,筆者在講授《網絡改變世界》時,引入時下熱點話題“互聯網”“大數據”等概念,告訴學生網絡是如何改變世界的,這樣學生會對網絡改變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會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另外,在本課時的教學中,筆者把地方網絡政務平臺運用到教學中來,學生更能直觀理解網絡對促進民主政治進步的作用,把熱點問題引入課堂,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主動性。
5.建立激勵性評價機制
任何一門課程,正確的評價機制建立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和保障。教師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有利于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自我,建立學習自信,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動機。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要少一些批評和懲罰,多一些獎勵和鼓勵。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前讓學生先進行預習,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然后對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鼓勵;教師還可以開展小組間競賽,讓學生積極發言,對表現好的小組和個人給予鼓勵。在這種競爭激烈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到主動學習中,提高學習成績。
綜上所述,要想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首先,教師要積極轉變自身的角色定位,變“演員”為“導演”,成為教學引導者和組織者,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更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其次,教師要積極轉變課堂教學方式,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展開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這樣就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最后,教師要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給予學生充分展現自我的空間和時間。
參考文獻:
[1]海世智.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分析[J].中華少年,2017(28):104-105.
[2]陳開慧.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淺談[J].神州,2017(24):14.
[3]郝耀東.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J].考試周刊,2017(8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