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
摘要:高中數學的教學內容以抽象數理知識為多,知識的學習理解難度比較大,學生在面對此類數學問題時,常常會產生困惑心理。因此,本文將簡要分析學困生的產生原因以及培養學困生學習興趣的措施,以供借鑒。
關鍵詞:高中數學 學困生 學習興趣
高中生面臨數學問題,常常因困難的抽象問題而陷入困惑,對學習數學失去興趣,漸漸地成為了“學困生”。為此,我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在本文中將對學困生對學習興趣的培養作出簡短的分析,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高中數學學困生學習興趣欠缺的原因
(一)基礎知識較差
數學課程是一門思維邏輯性較強的一門課程,教材上各部分知識的聯系性較為緊密。若學生在入學階段沒有對數學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對知識掌握不牢固,則無法將更深刻、更重要的知識點掌握,后續的數學學習效果將進入不佳的狀態。隨著學生所掌握的數學知識量的不斷增加,多數學困生對學習數學知識感到吃力,日積月累失去了對高中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學習方法不科學
未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導致學困生出現的另一誘因。經調查研究發現,學困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未能掌握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學困生在進行教學前,未能對課程進行有效的預習,遇到不理解的問題不主動尋求教師的幫助。另外,部分學困生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注意力。二是學困生不善于鞏固已學習的數學知識,課后不注重對所學知識的練習積累,做作業的態度不夠端正。三是學困生對以往做錯的題目未進行系統的分析,未能從錯誤中吸取經驗與教訓。
(三)家庭教育的不重視
學困生的產生更受家庭因素的影響,家長若不重視學生的受教育程度,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巨大影響。經調查表明,較多的學困生家長大部分時間在外奔波或工作較忙,無暇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關照。另外,部分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方式不正確,對學生不管不顧,放任自流;部分家長則采用嚴厲的批評教育方式,嚴重損害了學生自信心的建立與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最終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逐漸成為學困生。
二、培養高中數學學困生興趣策略
(一)善于發現學困生的優點
高中生處于青春期發育時期,因此其自尊心較為強烈。因此,教師應根據學困生的心理特點,發現學困生的優點,并對學困生不斷加以鼓勵,以培養其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應盡量選取難度適中的數學題目進行講解,以利于學困生對知識的學習,促進該類學生的自信心的建立,并對學困生的學習加以引導,當學困生遇到不理解的數學問題時,幫助學困生解決,有助于學困生建立起自信心。提升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有些學困生其實能夠計算出一些數學題,而其算錯的原因在于其不認真的學習態度、反感心理或缺少自信心,導致學習存在困難,基于此,我在教學過程中一向本著促進學困生自信心建立、端正學困生學習態度的方針進行教學,如在講解習題“在△ABC之中,cos(45o+a)=5/13,試求cos2a”時,學生提出了多種方法,我會挑選出學困生到講臺前講解,實現師生間角色的互換。學困生以教師的視角講解此類較為簡單的習題,會在心底產生一種喜悅,有利于提升其自信心,并且令其感受到教師的壓力,使其端正不良的學習態度。通過此方法,我改變了許多學困生,發現他們在學習中的學習態度更加認真、更加端正。
(二)善于設置問題情境
在高中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數學教學內容合理設置數學情境。通過數學問題情境的設置,可令學生集中注意力,促進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思考,同時可以循序漸進式的開展數學教學,有助于學困生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
例如,在學習等差數列時,我為學生帶入了大數學家高斯的故事:高斯的老師想要為難高斯,令他算出“1+2+3+……100”,結果高斯輕易算出了得數為“5050”。教師十分吃驚地詢問緣由,高斯說出思路來。原來,他利用首尾兩數相加為101,再算出101的對數為50,與101相乘,得出答案。學困生因此而受到啟發,領悟其思維未能打開,未能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并在此基礎上改變自身的思維邏輯,從而積極地關注數學知識,養成樂于思考,熱愛生活的良好品質。
(三)給予學困生以正確指導
首先,教師應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思考講解其他基礎知識的必要性,從學生所掌握知識的弱項入手,對較困難的數學知識加以深入分析,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其次,教師應與學困生的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促使學生的家長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關注,并更正以往的不正確的教育方式,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幫助學困生提高其學習成績。
例如,我在課堂之外會利用問卷調查或找學生談話的形式加強對學困生的了解,如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對學生加強了解,消除隔閡,并對學困生說一些鼓勵性的話語,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增加他們對數學的熱愛。另外,我也經常在休息時間展開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與學生的家長展開有效對話,促使家長加強對孩子的關心與督促,使孩子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三、結語
總之,我作為一名高中人民教師,在從教這幾年中,始終秉承著教育公平、公正的原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學困生走出學習的困境,除教會其必要的文化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促進學生完成人生的成長與蛻變。我通過不斷幫助學困生,也感受到作為教師的快樂,更加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會再接再厲。
參考文獻:
[1]崔靜.高中數學學困生學習興趣的實踐與研究[J].好家長,2014,(47).
[2]張志霞.如何激發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09).
(作者單位: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