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
摘要:新一輪基礎課程教育改革實施以來,怎樣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是教師一直在探索的問題,其中問題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根據高中教材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探索和實踐,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本文主要論述的是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關于問題教學法的實踐,充分鍛煉學生的隨時思維和能力,掌握更多的學習技巧和方法,培養和鍛煉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 高中數學 實踐
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很多數學問題都是數學的主要知識點,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教學法,可以教學內容逐漸轉化為一些具體的數學問題,教師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帶動學生進行探究和自主學習,鼓勵學生運用自己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這些問題,在鍛煉學生思維發展的同時,也更加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高中數學學習效率。
一、目前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數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重量輕質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認為只要學生做的數學題目多,學生就會進步的越快,而且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與習題量有很大的關系。所以,一些教師在課堂內部就準備了很多練習題型,在課堂上更多的教學工作是對課后作業的講解,這就是所謂的題海戰術,但是對于學生來說,無論是作用和效果都不是很大,只能提高學生的認知結構經驗,對學生認知結構的發展沒有幫助。
(二)重難輕基
通常一些教師認為,只有難度較高的數學問題,才能夠充分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學生所練習的題目越復雜越多,學習能力才會提高更多,所以很多教師卻忽略了最基礎的知識,經常會給學生布置一些濟南又復雜的習題,甚至是一些怪題,學生每天沉迷于題海之中,所以對基礎知識的方法技能掌握不牢固,逐步形成了一種欲速則不達的境地。而且對于同類種的問題,很多學生逐漸學會了模仿,隨時興趣和動力也逐漸被削弱,所以對數學學習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三)重結果輕過程
教師認為只要學生給了正確的問題結果,學生出現錯誤的幾率就會逐漸減少,尤其是一些教師在批改學生的數學作業時,只是簡單的對錯批改,在講評時時只給出標準的答案,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都是教師幫助學生總結一套套方法或類型替代,并且特別強調學生對習題的模仿和記憶。就是這種只看重結果而根本不管過程的做法,雖然學生知道了正確答案,但是卻不知道自己對問題的錯誤根本,如果題目形式發生變化,錯誤出現的幾率將會大大增加。
(四)學生學習中迎合教師
根據傳統的數學教學,很多教師和學生都局限于紙和筆的學習方式,很多學生認為只要多讀多學,認真努力,就會換來最終的好成績,但是這種機械式的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很多學生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數學知識,仍然對數學的本質沒有充分了解和認識,還有學生在近期的考試以及學習方面都有非常有非常出色的成績,但是根據長遠的學習和高層次的思維角度分析,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情況下,學生都是為了迎合老師的要求,例如在學習完有關柱體,錐體等知識點后,教師問學生:關于幾何體的知識,你們還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學生長時間缺乏對問題的思考,對老師的問題也無從答起,考試再三提問下,一些學生發言:除了現在學習的幾何體之外,還有哪些是幾何體?為什么我們只學習了幾種幾何體?等等,這些問題明顯相對膚淺,一切都是為了迎合教師提問,甚至有些學生是明知故問,就是效果堪憂。
(五)終結問題
很多情況下,很多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但是經過課堂老師的講解以及自身的學習,學生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主要在于課堂沒有一定的延展性,學生要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是要將所學到的知識清楚怎么所在,而不是有一個問題拓展到另一個問題,層出不窮的新問題一直無法解決的舊問題相互疊加,如果學生不找到一個良好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那問題只會越來越多,無法終結。
(六)學生應付考試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技巧,根據考試范圍而進行問題的提出,而且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提出問題,而且在提問的過程中目的性非常強,問題也相對簡單,如果在考試中涉及,無論是思考的痕跡還是發展的空間,都無法展現出來。
二、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數學中的實踐
(一)合理構建問題情境
高中數學教師運用問題教學法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來進行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提出吸引力較強的問題,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步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同時,教師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鍛煉學生對問題的觀察發掘?概括?整理?歸納等思維,讓學生通過數學實踐的過程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現代信息設備,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工作,將一些抽象復雜的高中數學知識進行轉化,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個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能力。
(二)加強問題實踐應用
高中數學問題教學法在實施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創設多種表達方式。數學知識雖然嚴謹只有一個正確答案,但卻有很多的解決方式。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問題訓練,依據教學的重點難點與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不同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比如,在課后教師為學生布置一些具有研究的價值解題任務,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的知識能力,布置不同學習任務,教師要站在學生角度重視問題的趣味性與科學性,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加強學生的解題能力。
(三)找出弱點提出問題
知識的學習是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增加和鞏固,高中數學學習中,學生針對現階段學習的數學難點要及時解決,一旦繼續學習新的知識,新的問題也會隨之產生,所以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一定要及時解決,找出自身的弱點所在,并提出相應的問題,正視自己學習方面的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不斷細化,觸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明白問題的根源所在,清晰自己的思路,為今后數學知識的學習做好充分的鋪墊。
(四)依趣尋疑找出問題
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拓展興趣的關鍵時期,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興趣方向,以促進學生的觀察能力。因為,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動力,有興趣的問題提出才能讓學生積極去探索問題發現問題,比如,學生階段對明星都非常感興趣,教師可以引入相關問題,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如果遇到重點與難點就組織學生分組交流,來探討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問題教學強調的不是問題而是一種思維方式與思考方式。
(五)溫故知新探討問題
數學知識之間是相互串聯的,學生不僅要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還要加強對舊知識的掌握。這樣就會很好的做到承上啟下,教師在課堂中以舊知識為引子,提出新問題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當學生遇到知識的難點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開展小組討論,通過相互之間交流探討,來發現問題有效的解決方式。當教師拋出問題后,小組成員通過討論,每個成員都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小組組長要認真記錄下來,并由大家選出合適的答案,通過組內辯證質疑有效提高對難點知識的問題解答。
三、結語
綜上所述,問題教學法的實踐應用,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提出問題要科學合理,不宜提出的難度較大的問題的。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學生的溝通交流,鼓勵學生大膽的對問題提出質疑,并耐心的對問題做出點評,找出問題解答存在的不足。引導學生探尋正確的解題思路,使問題教學法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思考能力的發展。同時教師還要進一步加強對問題教學法的研究工作,在高中數學教育教學的理論實踐結合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新課程問題教學法的科學構建。
參考文獻:
[1]徐百芝.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嘗試[J].學周刊,2015,(08).
[2]黃偉寬.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09).
[3]席百平.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51).
[4]楊玉華.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的幾點原則[J].學周刊.2014,(19),
[5]裴榮娥.以“問題教學法”構建高中數學課堂教學[J].高中數理化,2014,(10).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鼓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