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貝貝
【摘要】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兒童的閱讀量,我國也是如此。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當前,我們對孩子的閱讀不僅僅只滿足于數量上的達標,更重視他們的閱讀質量的提升,語文教學也逐漸向語文教育轉變,更重視學生語文思維和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在群文閱讀中,我們常常會忽略課本資源,其實,我認為群文閱讀應該是從課本出發,抓住三個分支去展開,既條理清晰,又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和能力,同時也能促使學生不斷地加大自己的閱讀量。這三點分別是:課內的群文閱讀,課外的群文閱讀,課內外相結合的群文閱讀。
【關鍵詞】群文閱讀;閱讀能力;閱讀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兒童的閱讀量,我國也是如此?!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目標”中規定,第一、二、三學段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分別不少于5萬、40萬、100萬字。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當前,我們對孩子的閱讀不僅僅只滿足于數量上的達標,更重視他們的閱讀質量的提升,語文教學也逐漸向語文教育轉變,更重視學生語文思維和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再加上追求生活化閱讀、原生態閱讀的群文教學研究早已提上日程,開展得如火如荼。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開展好群文閱讀,可以說是事半功倍。筆者現將自己在群文閱讀中的做法和感悟和大家交流,與諸君共勉。
在群文閱讀中,我們常常會忽略課本資源。其實,我認為群文閱讀應該是從課本出發,抓住三個分支去展開,既條理清晰,又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和能力,同時也能促使學生不斷地加大自己的閱讀量。這三點分別是:課內的群文閱讀,課外的群文閱讀,課內外相結合的群文閱讀。
一、課內的群文閱讀
群文閱讀既是對傳統閱讀形式的一種傳承,也是一種補充。它要求其閱讀資源相當豐富并具有內在聯系,希望通過多篇有關聯的文章的閱讀,使學生掌握生活化閱讀的基本方法,在探索性的閱讀實踐中,使學生語文素養得到提升。因此,要求教師首先要具備相當豐富的閱讀資源,并且要具有整合它們的能力。要明白群文閱讀的主體是學生,閱讀過程不能走馬觀花,群文閱讀不僅要讀,更要“品”等相關閱讀要求。
無獨有偶,語文課本均是以單元主題的方式來編排,這非常有利于我們展開群文閱讀。比如,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課文就非常典型,整組文章以“生命生命”為主題,選取不同的題材,或由小見大,或談情悟理。在進行這一單元的教學時,我就采取了群文閱讀的方式,借助表格對本單元的課文在題目、內容、主題、手法等方面進行了對比閱讀,一共只用了三個課時,再用了一個課時對本單元的字詞知識點進行了落實。事實證明,群文閱讀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也在孩子們的腦海構建出了一個語文學習的思維和模式,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二、課外的群文閱讀
課內群文閱讀教學,相對而言成本比較低,學生也比較容易取得共鳴,由此也就對比出課外群文閱讀的較高成本。首先,要選好文章,圍繞一個主題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這個主題應該是小的、具體的,如:時間、人物、事物、事件、生命教育、成長教育、愛的教育、學會思考等。也可以從表達方式角度定主題,以寫作體裁、寫作方法為主題。
其次,文章的選擇應根據師生實際,注重層次與整體效果,使文章的選擇更趨合理,能更好地為學生能力和素養的培養服務。舉個經典例子,我們可以開展四大名著的群文閱讀,從大的方面進行要求,也可以從小的細節展開研究,讓孩子們辦小報、寫讀后感、觀看影視作品、開展讀書交流會等。由此可見,課外的群文閱讀可以做成系列活動,不僅鍛煉了孩子的閱讀能力,更鍛煉了他們的活動能力。在此過程中,促進了他們的全面發展,何樂而不為?
三、課內外相結合的群文閱讀
對于課內外群文閱讀而言,其實,現在的教材,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以主題組為單元,一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選編了四篇課文,這就為開展群文閱讀帶來極大的便利。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五年級開始,每冊教材安排了一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并提供了多篇“閱讀材料”,這些“閱讀材料”也為群文閱讀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在閱讀過程中,利用好“求同”和“求異”兩種基本思維。群文閱讀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讓學生在最佳時機舉一反三,進行拓展性閱讀,豐富對主題的認識,這是為“求同” 。文學作品,正是因為具有千差萬別的多樣性,才使得文學創作具有難能可貴的獨創性。進行群文閱讀時,在基于群文“關聯點”進行“求同”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求異品析”。其實,在日常教學中,課內外相結合的群文閱讀是主要的方式,比如我們在教授《賣火柴的小女孩》時,非常自然地就會拿安徒生的其他童話來進行群文閱讀,甚至還可以由此展開對同一個國家的不同作家,或者不同國家之間的童話進行閱讀。這樣一來,我們給孩子從小就打開了一個大視野,培養了一種大格局。
在群文閱讀中學會快速閱讀的策略,用得比較多的是默讀和略讀、瀏覽,我們要有意識地滲透這些快速閱讀的策略,同時,也要注意學會質疑討論的策略。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滲透質疑討論的閱讀策略,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問題和同學進行討論。
群文教學,應該準確定位、大膽設計,盡最大可能地為學生營造生態、開放的閱讀環境,最大限度地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盡情地品味閱讀,享受閱讀,讀得更寬、更廣、更深入。這就要求我們對教育教學改革要有極高的敏感度,同時,也要求老師有極其深厚的專業素養和文化底蘊。因此,讓我們對自己也高標準嚴要求,給孩子們的童年用閱讀構建出一幢宏偉的大廈吧。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