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英
【摘要】在教育改革推進下,生本理念得到廣泛重視。當前,高中音樂合唱教學在生本理念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一切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合唱技能為目的。在生本理念指導下,教師采用科學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更全面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
【關鍵詞】生本理念;高中音樂;合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生本理念提出,要求在教學中應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一切為了學生,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一)選擇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
為了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對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的重視,通過不斷創新,構建良好的高中合唱課堂教學環境。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學手段是基礎,只有在教育改革環境下不斷創新教學手段,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選擇教學手段時,教師首先應當對學生的內心思想和學習能力進行全面分析,并對學生做好細致歸類,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實現針對性教學。合唱教學中只有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升高中生的合唱能力。
(二)轉變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作為高中合唱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是提高學生合唱能力的重要保障,高中合唱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在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完成,通過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合唱教學效率,切實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先進的教學理念是支撐整個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關鍵,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以發展學生的合唱能力為目標,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教學
(一)擺脫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限制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填鴨式教學為主,不利于學生全面提升。在生本理念指導下,教師應當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這要求教師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實現對教學模式的創新。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法是當前教學過程中普遍應用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法將探究式教學和小組教學實現融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合唱教學中采用小組教學法,有助于學生對問題實現全面分析和考慮,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效果,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在不斷的探討過程發現合唱過程中的問題,并在不斷交流中發現有效解決方法。另外,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助于提高學生之間的默契度,從而有助于合唱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重視實踐教學
合唱教學中,實踐教學是關鍵,只有在不斷實踐中才能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教學中,小組合作探究教學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實踐教學的重要實施手段,為保證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斷對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進行挖掘,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對合唱內容展開 教學時,學生可能對某些技巧等難以把握和理解時,教師可以采取有效方法,加強實踐和練習,提高學生合唱能力。合唱教學中加強實踐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合唱技巧,體會合唱方法,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促進學生實現不斷發展。
三、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科,不僅是對聲音和技巧的展示,同時透過音樂可以表達出一定情感,引起人們的共鳴,從而展現音樂的內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當在課堂中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到一定環境中,感受音樂,從而更好地表達音樂。建立良好的教學情境是對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豐富和拓展,同時激發學生各項感官神經,全面體會音樂,使全體學生對音樂有統一的認知,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合唱能力。尤其在生本理念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本,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從學生角度分析問題,喚起學生對合唱音樂教學的向往。為保證良好情境的構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綜合運用網絡、計算機等手段實現輔助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四、結束語
合唱是一個集體性活動,合唱作為音樂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是最具有表現力的一種演唱形式,合唱對團隊的協作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擺脫傳統教學的局限,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轉變教學理念,加強對小組探究合作教學方法的應用,切實促進高中音樂合唱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湯麗霞.談高中音樂合唱理論教學的實踐[J].新課程(下),2017(0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