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旨在通過數學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訓練,使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與概念,建立數學思維。合理高效的教學與訓練模式將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及其應用實踐。本文詳細討論了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核心素養的主要養成路徑,分析了不同培養路徑的實踐方式,并探究了數學核心素養的應用,為高中數學教學及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參考和幫助,提高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針對性和實踐效果。
關鍵詞:高中教學;數學核心素養;養成路徑
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過程旨在培養學生的思維素質,熟練掌握數學基本知識與基本理論的能力,將數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并鍛煉學術數學化的思維模式,從而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靈活高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具有多種培養和實踐模式,分析討論不同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模式有助于靈活高效地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并鍛煉學生應用數學核心素養的能力。
一、 高中數學的核心素養
采取積極有效的數學核心素養養成路徑,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是高中教學的重點。在高中數學課程中,數學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數感、符號意識、推理能力、模型思想、空間思維、幾何思維、運算能力、應用意識、創新思維以及數據分析思維等知識類別。通過培養學生具備具有一定的數學核心素養,實現學生對數學公式、定理、函數等課程知識的深入理解,并鍛煉將數學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相關聯的能力。
二、 數學核心素養的主要養成路徑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數學核心素養需要通過日常教學中的教學設計、課程配置、教學方法、課后反饋、教學評價等過程實現。數學核心素養作為對數學課程知識理解和掌握程度的綜合評定指標,具有一定的復雜度和難度,因此培養數學核心素養不僅需要在上述各個實施過程中落實核心素養,更需要具有全局意識,整體上把握各個過程與路徑的配合。
1. 教學設計
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可以有效降低數學核心素養的入門難度,提升學生對數學基本知識與理論的接受與理解程度,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與學習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基本數學思維模式??茖W合理的教學設計需要在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上因地制宜,通過對數學基本知識、學生能力、課時、應用實踐等因素的合理搭配進行教學設計。
2. 課程配置
在以往的數學課程配置中,過分強調老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對學生數學基本知識和數學思維能力的鍛煉與提高,反映在課程配置上,就是教學課時過多,習作課時過少。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在熟悉學生數學基礎、學習能力、課時、學生學習習慣、學生思維模式的基礎上,適當調整習作課時,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核心素養的理解,并鍛煉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思維模式。
3. 教學方法
數學作為一門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科,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數學基本知識的演繹和推導,形象化地展示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并在此過程中通過創造相應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演繹和推導進行思考和分析,鍛煉學生的推導和抽象化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數學思維模式。
4. 課后反饋
在高中數學培養過程中,課后反饋一般包括習題練習、習題測驗、課程抽查等模式。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旨在培養學生數學基本知識以及數學基本思維模式的能力,通過一定程度的課后反饋不僅可以體現出學生對已學習數學課程的理解、掌握程度,揭示出教學過程中的薄弱點,還可以從側面反映學生對教師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的適應情況,為更加合理的優化數學教學方法提供參考。建立合理長效的課后反饋機制是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促進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充分培養,使得學生數學思維模式和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5. 教學評價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是一個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相互作用的過程,需要學生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密切配合。因此,在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需要建立教學評價模式,其旨在建立一種學生與教師交互式聯系平臺,以提高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和配合,有利于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通過學生的教學評價,有助于教師發現教學過程中的薄弱環節、總結數學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的經驗、反思在教學過程中的失誤和缺憾,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水平。
三、 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應用
數學核心素養中的抽象化思維在實踐中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在數學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抽象化思維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極值等概念。反之,將實際案例抽象化為數學問題,并利用數學基本知識與理論進行計算分析,就是一種抽象化思維的實踐應用模式。如在“曲線與方程”的教學中將其與實踐中的拋物線過程聯系起來,將實際生活中物體的平拋運動過程抽象化為拋物線運動,將做拋物線運動的物體抽象化為質點,將物體的拋物線運動的規律與曲線與方程進行結合,并運用曲線方程的數學知識分析和理解并推導物體的拋物線運動規律,并與實際經驗相對比,提高了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應用能力。
數學核心素養中還包括構建模型能力,培養學生建立模型意識、構建模型能力可以將實踐中較為復雜的問題模型化、簡單化,進而通過已有模型與理論進行分析。如在實踐過程中面對結構復雜的物體時,可將其簡化為多個簡單結構的疊加,如圓錐和圓柱體、正方體的疊加,將復雜結構通過建模進行簡化處理,進而可以通過簡單的計算分析復雜物體的基本數學特性。
數學核心素養的最終目標是在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理解能力的基礎上,將數學基本知識理論以及數學思維模式應用到實踐中去。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應用需要建立在對數學核心素養的掌握與理解的基礎上,并與實踐緊密結合。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分析探討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路徑將促進學生高效地掌握數學基本知識理論,有助于教師科學合理地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鍛煉學生數學思維模式,并為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應用提供指導和幫助。
參考文獻:
[1]關晶.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及教育價值[J].亞太教育,2016(26):165.
[2]王震.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4):14.
[3]章建躍.高中數學教材落實核心素養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07):44-49.
作者簡介:
張淑賢,福建省龍巖市,南安市國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