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彩云
【摘要】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內容不斷被擴大,為的就是滿足人們對基礎英語教育的需求,隨之而來的是教學任務與日俱增。思維導圖的出現給小學英語教師帶來了福音,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改進傳統教學當中不足的地方,充分利用形象的圖示結構為學生建立理論知識的深刻記憶模型,使學生在英語語法的學習上快速得到進步,大大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提升了教學效率。
【關鍵詞】思維導圖 小學英語 英語語法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115-01
引言
思維導圖進入我國小學課堂已經有一段時間,它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始終發揮著積極有效的引導作用。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將學生所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要點進行系統性的整合,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和熱愛,同時由于其開放性的結構特點,總能在無形中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本文將會對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應用的具體案例進行綜合分析,旨在揭示其在提升學生語法掌握能力方面所發揮出的真正作用。
一、思維導圖的介紹
思維導圖是由著名心理教育學家托尼博贊在上個世紀提出來的一種能夠有效提升記憶力的教育方法,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種被廣泛使用的教學工具,思維導圖是一種表達方式,它能夠自然地將人類大腦的放射性思維進行充分運用,最終達到提升記憶力的效果。思維導圖的核心觀念是利用人類左腦的邏輯和表達功能以及右腦對圖像、色彩的識別功能把各種思維進行綜合性的結合,然后借助實際的圖形或線條進行發散性表達,使之構成一個功能具備的完整結構,當大腦在意識到一個問題時,就會最大程度的發揮其思考的功能,從而使想象力得到充分的應用,創造力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1]。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具體應用
小學英語新課標的頒布至今已有許多,其中對小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所必須掌握的語法教學內容作出了大范圍的規定,語法是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必須要掌握的一個語言基礎,只有對語法進行穩固的學習記憶才能在后期更大范圍的閱讀教學當中找準方向。目前從小學開始,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會語法知識的體現,旨在加強學生對英語語法的掌握能力,提高英語語法的應用水平。而合理的借助思維導圖進行語法教學,能夠使這個目標更容易被實現。
以英語教材當中《Whats the weather like?》這一節課為例進行思維導圖的應用,具體表現順序如下:
①與天氣(weather)季節(season)為中心展開話題論述,盡量采取詢問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講出其喜歡的某個季節以及喜歡那個季節的原因,在學生回答原因的時候引出because的語法介紹。然后展開課文對話,把對話中的材料作為思維導圖的載體,盡量加上想象力豐富的相關圖畫,使其色彩鮮明,充滿趣味,更能吸引到小學生的注意力。與此同時,因為教材中的大部分文本資料都是學生很容易掌握的知識理論,教師需要以教材中的知識內容為中心,不斷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擴展,比如可以安排一些時事的新聞資料,將其進行簡化翻譯展示給學生,以此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當教師充分完成教材上的教學任務時,可以對學生新學到的單詞和對話進行及時的鞏固,要求鞏固過程有相當高的綜合性,在涉及到一些舊知識點時,需要鼓勵學生自己建立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在課堂結束之前,督促學生對新的課程進行預習,提醒學生盡量自己畫出新課文的思維導圖,在新課教學時利用學生自己畫的思維導圖展開教學引入,教師需要協助學生對學生自己畫的思維導圖進行修正改進,這樣可以在無形中增加學生思考的周期,進一步發散學生的思維。
②《Whats the weather like?》的warming up部分是一首名字為What is your favourite season?的英語歌曲,這首歌曲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快速地進入到以season為中心的思維導圖發散訓練中,教師需要在這個環節當中不斷利用板書強調season這個中心點有關的其他知識內容,在這一課的課前閱讀部分通常會有大量需要學生牢牢記憶的單詞、句型等,甚至還會涉及到一些舊知識,這就要求教師注意鞏固復習,保持學生有扎實的基礎。結束課后,教師可以開始組織猜一猜的小游戲,例如:什么季節會下雪、什么季節會有知了、什么季節楓樹會紅這種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借此活躍英語課堂的氛圍,使學生快速進入到耐心聆聽的狀態。在學生猜季節答案的過程中,教師要在黑板上快速寫出春(spring)、夏(summer)、秋(autumn)、冬(winter)這四個季節的思維導圖組成要素,一旦有學生猜出正確的季節答案,就立即拋出相對應季節(weather)后面的分支內容,具體圖示如下:
③在課文引入部分,保證學生能夠快速汲取到本節課要求掌握的內容,鼓勵學生自己畫出課文當中的重要字詞,接著根據錄音的內容學習字詞的發音情況。在對話部分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及時的拋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用英語回答自己最喜歡的季節,例如spring,接著引出本環節的第二個分支內容,即顏色(colour),這個時候不要讓學生停止討論,然后在黑板上寫下季節這個模塊下的第三個分支,那就是季節活動(seasonal activities),同樣插入相對應的圖畫,對學生的發散思維進行充分引導,整個過程都要注重對學生的提問并鼓勵學生主動回答問題,提問時要盡量避免把所有問題一股腦全部拋出來,采取分段的方式把教材內容進行細致劃分,針對每個段落的不同性質采取相對應的問題,同時還應該發揮圖畫的真正作用,積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深教材知識的掌握。
結語
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科學的思維工具,教師可以充分應用思維導圖將傳統的教材變得更接近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有效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和教材的理解能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加強對于思維導圖的使用力度,實現具體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全方位契合,以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為目的,對教材上的理論知識做全面系統性的綜合整理,畫出每一個環節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在記憶基礎知識時,不再盲目混亂而是積極地借助關鍵詞對所學內容進行全面拓展,一邊鞏固舊知識,一邊準備新知識,無形中提升英語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祝飛鴿.芻議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J]. 校園英語旬刊, 2016(1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