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語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學習外語得從小學抓起。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本文從分析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再從語言教材、教育方式、上課環境、課外輔導閱讀等幾個重要的方面研究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提出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增強小學生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利用講故事啟發性的教學方式鍛煉小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模式;學校應該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小學生應該利用課外時間拓展閱讀,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從而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 培養策略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104-01
一、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
語言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就是指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質。在如今的信息時代,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和他的學習能力能夠影響他從這個復雜的社會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從而吸收對他有力的信息資源。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和他的形象思維能力便構成了其思維品質特點。社會道德、尊老愛幼、遵規守法以及愛國意識等形成其文化水平。核心素質概念的指導下,老師應該對學生各個方面進行培養、教育。
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下,核心素質的培養相當重要,特別在小學生英語學習中,潛移默化的教授核心素養既能教會小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還能啟發心智、擴展視野,對小學生全面發展非常有益,也提高了整體小學生的道德素質和綜合能力。現有的學校都注重升學率,忽視了對學生們核心素質的培養,小學教育都是如此。
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
社會中的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形成了大量的新信息;學生面對海量信息的獲取、篩選能力和處理能力直接決定他們的認知水平。為了從小學生時期開始培養核心素質,首先就要教會他們如何獲取新的知識,其次是鍛煉他們的思維方式。從大層面來看的話,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培養途徑策略分析,第一,確立核心素養的階段性要求的政策改革;第二,觀念的轉變與能力的提升的教師培養;第三,形成核心素養培養體系的教學設計。
(1)改變基礎教學方式
語言學習既要注重語言知識的積累,也要側重其在生活的運用。小學英語接觸的都是一些基本的語言知識,如基本音標、常見單詞和常見生活用語等。老師應該從能夠輕松運用英語交流的角度來引導小學生進行學習,從開始給他們灌輸這樣的意識,避免到后來學了好多年的英語卻說不出來的現象發生。具體的可以從正確的教讀音標、單詞發音開始,涉及到日常情景交流應該以外國人的思維去交流,這些老師可以提前網上下載資料做好備案;教學上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英語交流中,讓學生自己能夠用英語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老師從旁協助;平常的練習中應該涉及到聽、讀、寫等綜合性練習。相信勤加練習會很大程度的提高英語學習中的核心素養。
(2)注重老師觀念的轉變與能力的提升
在學校里,老師們可以多看一些國外同等教學方面的視頻資料,學學他們是如何引導學生和培養學生的,這樣可以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在觀念上進行一定的轉變之后,為了有效的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英語教學,相關教師在能力上還需要得到一定的鍛煉。能力上鍛煉的相關內容有教學方案的改進,包括教學方案的設定以及拓展;在小學教學知識體系上進行深化,不僅僅限制于小學英語學科,在新課標理念的改革之下小學教育應注重全面發展。
(3)形成核心素養培養體系的教學設計
相關教學活動設計可以選取帶有一定核心素養方面的視聽資源給小學生看和聽,比如可以選取優秀的國外小學老師的講課,課程內容可以是禮儀、文化等方面;在不懂的地方老師可以從旁協助引導學生。然后,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寫作練習,再讓學生們做課堂英語演講練習。這樣既能提高他們的興趣還極大提高他們的思維品質能力,同時也是灌輸他們新鮮知識的一個有效途徑,再加上老師的講解和引導,便會大大的提高小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和知識的儲備。
三、因材施教,合理運用英語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在可塑性非常強的小學階段,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質是最好的時期。但每個學生的能力、性格都不相同,這方面老師應該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可以靈活的創造學習環境啟發學生的思維和引導他們學習;這一過程中,老師應該與學生拉近距離教會他們閱讀課外讀物,以便更進一步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高玉杰.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遼寧省本溪市北星小學 .2016.
[2]廖瑜華.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宜都市實驗小學.2017.
[3]季振國.英語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江蘇省南通中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