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學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考上夢想中的大學,因此,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變得十分關鍵,教師要從他們的數學學習需求著眼,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和調整,提供多樣化的數學探究途徑,保證數學綜合素養的提升。教師要打破固有的教學觀念,一步步引導學生挖掘數學潛在內涵,激發數學學習興趣,用高效的教學方式完成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本文結合高中數學教學現狀,探究如何有效培養學生數學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能力培養;教學觀念
在現代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能將眼光局限于理論內容的講述上,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讓他們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為之后的數學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教師要從正確的教學觀念、良好的課堂模式和完善的課后復習體系這三方面出發,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轉變對高中數學的刻板印象,主動花費時間和精力參與到相關內容的探究中,將其轉化為知識點儲備的一部分,構建完整的數學能力框架。
一、 樹立正確教學觀念
正確的教學觀念是高效開展高中數學教學的基礎,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首先要做的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重新明確現階段的教學目標,將培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設定為教學核心,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優化和調整,為學生提供區別于傳統的學習環境,使得他們在短時間內完成數學能力培養任務,為之后的教學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群體中,在交流中把握每個人不同的數學學習訴求,這也是教學方案優化的依據,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正確的教學觀念的體現有很多種,如良好的課堂師生關系,教師要保證學生主體地位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體現,減少固化模式對數學思維的影響,調動自主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自由寬松的進行數學探究,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完成能力培養。教師要跟上現代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調整教學觀念,適應當下高中數學課堂的節奏,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輕松完成能力的培養和優化,為之后的發展道路掃清了障礙。
例如在進行《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這個單元的教學時,我會保證正確教學觀念的樹立。在教學的開始,我會先帶著學生熟悉教材內容,讓他們了解位置關系的大概判定方法。接著我要求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解決給出的幾道數學題目,在自由化的課堂模式下積極性被激發,能主動參與到知識點學習中,并且為了解決問題,他們也會深入教材進行挖掘,和同學分享想法,產生數學思維碰撞,課堂氛圍變得十分活躍,這也是我期待看到的場景。最后大部分學生都能簡單的解決線和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判定問題,完成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要明確正確教學觀念在高中數學教學起到的重要作用,讓學生更好地完成數學能力培養目標。
二、 完善課堂教學模式
隨著現代技術的革新,各種各樣新型的教學資源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出現,教師不能局限于單一的教學模式,要將這些教學資源充分利用起來,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途徑,使得數學能力培養更加輕松。課堂教學模式有很多種,每一種模式對應的效果也有差異,教師要結合每個階段不同的數學教學要求選擇相應課堂模式,讓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進行知識點的理解和消化,轉化為自身知識儲備,為之后的學習做好準備。
現代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主要有情境教學,教師能利用一些素材將知識點具體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降低了理解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又如合作模式,教師能將學生按照數學能力的高低進行小組分配,讓他們通過合作的方式高效完成數學探究,互幫互助之下完成數學能力缺陷的彌補。教師要利用現有資源不斷挖掘新型教學模式,保證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這是培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保障。
例如在進行《概率》的教學時,我會選擇使用情境模式幫助培養學生數學能力。在教學準備階段,我會在生活中搜集能夠體現概率知識點的素材,作為情境創建基礎。接著我會在課堂中向學生展示概率學習對生活實際的重要意義,將他們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保證了之后教學的有效性。然后我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的概率知識點設計一個超市抽獎規則,給出每個獎項的中獎概率,讓他們發揮想象力,完成設計任務。在充滿生活氣息的課堂環境中,學生的參與度有了明顯轉變,能跟上教學節奏,達到我設定的教學目標。在多樣化的課堂模式下,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也有了新的認識,數學能力培養也更高效。
三、 完善課后復習體系
學生數學能力培養只通過課堂的教學是遠遠完成不了的,教師要明確課后復習的重要性,用合理的途徑將課內外串聯起來,鼓勵他們主動利用課余時間去溫習當天所講內容,將知識點真正理解,能較為靈活地運用解決實際問題,完成數學能力的升華。教師可以適當開展課外數學學習活動,用活動的方式增加學生課外學習的趣味性,使得課外復習更加主動,較好地完成數學學習任務。
課外復習體系的完善離不開評價機制,良好的評價機制能讓學生及時了解自身在課外復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做出調整,在之后的復習中不會出現類似問題,同時評價機制的使用也起到了較好的監督作用,學生的貪玩心普遍較重,在課外很難真正地投入精力在知識點探究上,但是評價內容會讓他們有壓力,不由自主地主動參與到復習中。評價機制的完善需要教師能靈活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如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等等,讓學生全方面了解自身數學能力缺陷,將復習的效果最大化。
四、 結語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認識到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培養對他們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不能滿足于現有的教學狀態,要不斷投入時間和精力在相關教學模式的優化上,為學生提供更加高效的數學學習評價,保證每個人都能在高中階段形成較為系統的數學學習觀念,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績。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成績提升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體現之一,能夠有效提高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陳培榮.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方法初探[J].考試周刊,2017(41).
[2]李國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初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2).
作者簡介:陳德裕,陜西省西安市,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