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歷史是目前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學科,積極地進行歷史教學的研究分析,強化具體教學的實效對于學生的歷史分析能力提升和歷史認知提高有著重要的幫助。就目前的歷史教學現狀來看,史料教學十分的普遍,此種教學方式對于歷史核心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幫助,因此在教學中,正視史料的價值,明確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可以將歷史教學的綜合效果進行提升。本文就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史料教學的具體價值以及應用措施等做探討,旨在為歷史教學的進一步提升提供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史料教學
一、 前言
就當前的具體教育教學來看,任何學科都存在著其特有的學科核心素養,認識學科核心素養,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針對核心素養做教學計劃,整體教學的成效會更加的顯著。歷史作為現階段教育教學的重要學科,明確其核心素養對于歷史教學的具體策略制定、方法實施以及史料運用等有著重要的關系,所以對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進行全方位地解讀,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史料教學的具體開展對于當前的歷史教學來講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 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分析
從現階段的具體分析來看,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有五方面的內容,其一是核心理論,主要指唯物史觀,其二是核心思維,指的是時空觀念;其三是核心方法,指的是史料證實;其四是核心能力,值指歷史解釋;其五是核心價值觀,指的是家國情懷,這五個核心要素相互聯系形成了一個具有統一性的整體。
三、 史料教學在歷史核心素養培養方面的價值
史料教學在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而就目前的具體分析來看,其價值體現在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
(一) 強化核心素養培養的深度
史料教學強化核心素養培養的深度這是其突出的價值,而就深度的具體分析來看,主要指的是通過史料教學的運用,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一般教學中,利用教材對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諸如核心方法、價值觀等僅僅是存在于書面上,其對這些素養的具體理解不深。在史料運用時候,學生不僅能夠從字面上了解,更能夠從史料的分析和解讀中真切地感受,所以其核心素養的深度會發生質的飛躍。
(二) 強化核心素養培養的廣度
史料教學強化核心素養的廣度這也是其突出的價值。就廣度的具體分析來講,主要指的是史料的運用能夠使核心素養的培養更加全面。從上文的分析來看,歷史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了五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這五個方面的素養培養無法實現并重,所以素養培養的綜合性不高。但是在史料運用的基礎上,五方面的素養都可以得到培養加強,這說明史料更具綜合性,對于素養培養的廣度幫助巨大。
四、 歷史核心素養培養中史料的運用
在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培養中,史料發揮了重要的價值,從現階段的具體史料教學來看,史料的運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 利用史料培養核心價值觀
首先,史料教學可以培養歷史學科的核心價值觀。在上文中提到,所謂的歷史核心價值觀,指的是家國情懷,在具體的教學中進行史料地運用,可以使這種情懷的感受更加真切,而且利用史料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學生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會油然而生,其對于國家的肯定和熱愛會被進一步地激發。從實際教學來看,史料的使用可以使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度明顯提升,這不僅對學生的價值觀培養意義重大,對其探究能力的培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三國鼎立的教學中,利用史書中的真實記載,可以激發學生對具體人物的興趣,比如曹操、諸葛亮、趙云等,在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加深講述并鼓勵其進行自我的研究和探索,這樣,發生在這些人物身上的故事,學生會了解得更清楚,這些人身上所具有的家國情懷、民族大義會為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培養提供營養。
(二) 利用史料養成核心方法
其次,史料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歷史學習的核心方法。從具體的教學分析來看,歷史是一門嚴謹的,講求實證的學科,任何結論的得出都要有實物或者是真實的記載來做基礎,這是歷史學習的核心方法。換言之,在歷史的學習中,要做到史料實證,這樣,歷史的真實性特點才會得到顯現,否則,歷史會失去原有的狀態,而歷史沉淀的價值也會隨之消失。我國目前的歷史研究工作,十分重視考古發掘,主要的原因就是考古發掘能夠為歷史現象或者是結論的得出提供豐富的佐證。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國是國際上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這個古,不僅體現在書面的記載上,更體現在文物的出土上,正是因為文物出土證實了時代的存在,所以我國“古國”的地位才能夠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承認。安陽殷墟王城重見天日,大量商周器物的出土都表明我國文明的古老。以史為證,以物為證,歷史學習的核心方法在學生當中得到養成。
(三) 利用史料強化核心理論的分析
歷史學科的核心理論是唯物史觀,這和唯心史觀是相對的。在歷史教學中,史料教學的運用可以強化對學生核心理論的培養。從上文的分析可知,歷史理論以及歷史現象的總結需要有既定的歷史史料,也就是說理論必須要在物質的基礎上得出,這樣,理論的真實性才會得到保證。如果在歷史理論得出的時候,僅憑想象或者假設,理論沒有實際的根據,其可信度是十分低的。在目前的歷史研究中,假設法也會用到,但是其假設更多的是在具有一定實物的基礎上,所以說歷史假設需要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憑空想象肯定有違歷史的真實性。舉個簡單的例子,原始人類的生活狀況如何,在沒有實物出土的時候,人們只能靠假設和想象,認為其群居,過著打獵的生活。但是在半坡遺址、河姆渡遺址出土后,史前人類的具體生活狀況如何,可以從實物進行判斷,其群居,打獵以及種植農作物的生活狀態,有了真實的實物作證,結論更具說服力。簡言之,利用史料進行教學,學生的唯物史觀能夠得到不斷的強化。
五、 結束語
歷史學科的教學需要把握其核心素養,在核心素養掌握的基礎上對史料的運用進行加強,這樣,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會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在具體的教學中,運用史料教學強化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對于歷史教學的發展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 王建仁.淺談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史料教學去習題化[J].讀書文摘,2017(16).
[2] 李春艷.淺談史料教學與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的依存度[J].情感讀本,2017(36).
[3] 謝丹.基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淺議史料教學[J].現代職業教育,2016(36).
[4] 蔡文杰.淺析史料教學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7(17):91.
作者簡介:
翁昆侖,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長樂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