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實驗教學是再現數學發現過程的有效途徑,它能讓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變得更具體和形象,能促進探索學生的積極學習情感,為學生提供了主體參與、放寬心去做、大膽實踐、勇于創新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并全方面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數學實驗;小學;數學思維;模式
實驗教學,能為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提供一條解決數學問題的全新思路,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全面提高了數學學習的效率和日常的解題信心。在利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把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有效的整合,讓學生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課堂,對待日常的數學練習題,真正發揮實驗數學教學的優勢和作用。
一、 注重實驗素材,豐富小學數學課堂內容
想要豐富小學數學課堂內容,教師就要注重實驗素材,找到課堂教學的突破口。首先,數學實驗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有很多,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實驗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性和自主性,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而且,教師選取的教學例題是非常重要的,有價值的課堂例題,再配合多元化的實驗,能以學生的情感和態度作為核心教學內容,讓學生達到整體性的學習,輕松地學習,從實驗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產生各種情緒,學好每一章節的內容。每節課的前幾分鐘,教師要利用學生情緒高昂,精神健旺等特點,讓學生自由發揮,回想上堂課的知識重點。
當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布置幾道例題讓學生做訓練,便可以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欲講內容,推動學生的學習效率和進程,用有趣的實驗導入新課,充分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把所學知識合理地運用起來,在實驗活動中便可以精神集中、勁頭十足地跟隨教師的課堂步驟,投入實驗新課的學習。比如這道例題,“一個等腰三角形底角是45°,它的頂角是多少度?這個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就要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在紙上畫出一個三角形,利用尺子和量角器,準確地描繪出45°角,并量出這個三角形的頂角。在學生畫完時,教師可以提供另一種解題思路。等腰三角形,即有兩個角是相等的,設頂角的度數為x,由于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可以列出式子45+45+x=180,解出頂角為90度,即這是個等腰直角三角形。
二、 加強實驗模式,鼓勵小學數學學生意識
如:教“軸對稱圖形”時,許多圖形在組成和構成上是有一定的規律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折紙、剪紙實驗,把日常用到的三角形、圓形、長方形、球體等形狀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刻畫、剪紙等形式表現出來,學生能折、剪出多種多樣的美麗的對稱圖形,而教師在課堂中加入合理的生活元素??粗鴮W生的作品,教師要對做得不好的地方給予指點或者引導操作,對學生往往會產生一種喜悅的心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感受和體會到數學價值,從而富有成就感,積極主動的探究和學習,進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把自身的數學技能和學習熱情逐漸結合和聯系在一起,起到激發興趣的作用。
小學數學的例題常和平角結合在一起,比如下面這道題,已知一個三角形由∠1和∠2、∠3構成,而且∠3有一個外角∠4,已知∠1=60°,∠4=125°,求∠2和∠3各是多少度。這道題就考驗了學生對于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平角是180°,∠4=180°-∠3=125°,因此可以得到∠3=180°-125°=55°,再以此求出∠2的度數即可。
三、 引入實驗例題,加大小學數學教學力度
數學理論的抽象性和靈活性通常都要通過實驗教學才能體現出來,而且絕大多數的數學圖形和圖像通常都有某種“直觀”的想法為背景。作為教師,就應該有效地引導和教學,幫助學生利用數學實驗思想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的問題,通過數學實驗,嚴格的要求學生掌握實際的解題技巧,并把這種直觀的背景顯現出來,從學生的數學學習認知、解題價值觀念培養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抓住其本質,達到激活學生情感學習的目的,從而讓學生了解數學各個層次的變形和發展以及生活中各種問題之間的聯系。
通過實驗的形式,能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親身經歷一些數學定理的構造過程和數學公式的概念組成原理,能加深對數學課堂的印象,以便在今后的學習和解題中迅速回想起課堂的教學例題,提高解題效率。如“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菱形的特殊性”“同位角定理”“勾股定理”等。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通過這些實驗操作,把實驗內容構造成數學模型,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理論找到解題的突破口,輕松地學習,自由地思考,增加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全方面教學。實驗教學就要貼近生活,讓學生盡可能地加深對數學課堂的理解。比如,小明在游泳池里游泳,現在在點A處,請設計一條路線讓小明以最短的距離游上岸,學生可以自己動手畫,自己感悟,設計多條路線,最終得出直角的方法能讓小明以最短的距離到達岸邊。
當前的數學教學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更要為數學實驗教學開辟無限廣泛的前景。在利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實驗素材,豐富小學數學課堂內容,不斷地加強實驗模式,鼓勵小學數學學生意識,才能循序漸進地引入實驗例題,加大小學數學教學力度,培養學生結合數學實際問題進行探討的無限能力,從而全方面綜合發展。
作者簡介:
張政,浙江省金華市,浙江省浦江縣白馬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