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艷云
摘 要: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教學的質量往往決定著學生的寫作能力。要知道,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所以學生的寫作能力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語文能力的發展。基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展開論述,并就其現階段的教學狀況及問題進行了分析,此外還提出了幾條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希望能給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同行帶來一些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部分教師不能正確對待寫作教學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的時候,總愛鼓勵學生多看、多背作文模板,甚至有的教師還會專門地利用寫作課去教學生如何套用模板。這樣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應試成績,但學生真實的寫作能力卻很難得到質的提升。要知道,小學時期的學生,大多想象力極其旺盛,因此在這個時期,教師應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想象”從頭腦中釋放出來,而非利用固定的寫作模板去禁錮學生的寫作思維。
(二)學生缺少寫作材料
很多小學生都覺得寫作是一件既艱難又痛苦的事情,因為他們在寫作時,往往會覺得文思如蹦豆,那種感覺,就像是打碎了頭腦里的記憶,他們只能通過“東摘一個字,西湊一個詞”的方式去堆砌文章。而在這種狀態下“攢”出的文章,其質量相信是不言而喻的。此外,大部分小學生的作文還有內容不充實、不真實這樣的通病。那么,究竟是為什么呢?追其緣由,還是因為小學生缺少寫作素材。眾所周知,小學生年齡偏小、社會閱歷不高,加之其生活經驗不足,這使他們很難能在作文中寫出真情實感來。俗話說得好:“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寫作作為一門藝術,如果寫作者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歷,自然無法寫出有水準的文章來。
二、解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問題的有效策略
(一)選擇適宜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教師要想提高寫作教學質量,首先應該做的,就是選擇適宜的方式,去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很多學生都會認為寫作是一件“苦差事”,基于這種心理,他們的寫作能力勢必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為了轉變學生的固有觀念,教師就必須要把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放到教學的首要位置。“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只要能對寫作產生興趣,其必然就會產生強烈的寫作欲,而在這種欲望的支配下,寫作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變成了一種享受。那么,教師到底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呢?筆者認為,教師應先從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做起。這樣一來,教師才能充分了解學生的心聲,從而能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貼合學生心意的話題讓他們進行寫作訓練。此外,教師要注意所選話題的寬泛性,要讓學生有足夠的遐想空間,這樣做能使學生的寫作欲望得到有效激發,繼而有利于其將自己想表達的內容呈現出來。總之,教師只有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他們必然會有繼續寫下去的欲望,進而有利于幫助他們將寫作發展成一種習慣。
(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作文是生活的寫照,其內容只有依托于生活才具有真實感和可讀性。因此,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的時候,應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為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并讓學生在觀察和感悟生活的過程中,收獲做人的道理,從而使其能夠在寫作的時候將那些道理體現出來。此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多親近自然、感受自然,要讓學生學會在自然中尋求創作靈感,從而使其能將自然變為自己的寫作素材。不過,考慮到城市的學生鮮少有機會親近自然,教師不妨利用多媒體設備為他們播放一些有關大自然的紀錄片,如《地球脈動》《神秘大自然》等。這樣做,雖然無法替代學生親臨自然,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和神奇。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就自己看過的內容寫一篇讀后感,借此來加深他們的感悟,幫助他們積累素材。
(三)教師應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開展寫作教學前,教師必須要做到充分掌握所有學生的寫作特點,然后基于此,依據他們的寫作風格分別對他們進行指導。此外,教師應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極早摒棄讓學生死記作文模板的教學方式,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并依據自己的教學內容,靈活地將它們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之中。比如,為了讓學生將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詳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序列化訓練;再如,為了激發學生的想象、強化學生的成語運用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幾個自己知道的成語,并將這些成語編成一個小故事。
綜上所述,教師要想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應從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這三點入手。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決心。
參考文獻:
[1]徐元.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途徑思考[J].小學生(中旬刊),2018.
[2]王桂芬.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學周刊,201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