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萍
摘 要:作為思維性學科,數學教學對學生的思維實踐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完善課堂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翻轉課堂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大家探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應用翻轉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翻轉課堂;應用策略
相比較語文、英語等語言性學科,數學作為一門思維性學科對于學生的個人思維能力要求更高。然而,傳統死板的“你聽我講”教學模式可能會抹殺一部分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靈感,影響學生后期的數學學習。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理應認識到“靈性”對小學生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加大學生的思考訓練、提升學生學習質量,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增加學生實際操作時間,提升學生對新技能的掌握程度
“一聽我就懂,一做我就不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聽到這樣的反饋。作為新時代的教師群體,我們理應及時發現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傳統“滿堂灌”式課堂教學模式的詬病所致。教師理應調節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占據的時間分配、增加學生參與檢驗新知識的實踐占比,通過有效的實踐提升學生學習質量,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在新知識教學過程中理應增加學生實際操作與檢驗的實踐,通過強化訓練,提升學生對于新知識、新計算技能的掌握,進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如,我在高年級教學過程中就十分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實踐。介于部分小學生學習尚未做到自覺的現狀,我并沒有一進課堂便開啟飆車式的教學模式,而是讓學生沉下心來先自行預習一遍新知識。較之以往的教學模式,課上預習對進行新知識的教學有著較為明顯的推動作用。在新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按照以往的教學安排往往是教師在臺上“一枝獨秀”進行教學,并在適當的時候為學生列舉題目讓學生去做。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倘若學生長期保持一種聽我講課的姿勢的話容易產生疲勞感,即我講30分鐘學生真正學到只有前15分鐘甚至更少。因而我則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將原有教師示范部分進行濃縮,將時間分配給學生實際鍛煉。采用“少量多餐”式的時間安排教學,學生的精神狀態不斷變換,有效地增加了學生思考的時間,大大降低了學生發呆、走神的時間,對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著較為明顯的效果。
近年來興起的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理應得到廣大數學教師的重視,作為思維性學科,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該是教學的重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增加學生實踐鍛煉的機會、增加學生課堂主導時間,提升學生課堂學習質量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優化學生之間課堂互動,融洽課堂氣氛,提升教學質量
古人有云:“良師益友。”而孔子也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同學作為學生的朋友也是學生的老師,有效的同學互動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理應認識到同學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促進作用,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優化學生之間的互動,融洽課堂教學氛圍,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增加課堂討論時間,優化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讓學生在彼此身上學到知識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如我在教學過程中就曾實行過課堂討論強行制度。在數學課堂上,我通過兩端討論式教學開啟和結束課堂教學:在進行新課程學習之前,我要求學生回顧上節課內容,強制要求學生與同學交流最后以4人一組的團體上交回顧報告,團體成績代表個人成績。在新知識教學過程中,我也多次鼓勵學生進行討論以便加強學生學習印象。在新知識教學結束后我又要求學生進行課堂總結討論,通過討論分工做出課堂總結,在下節課之前做好回顧報告。通過這種兩端式的互動教學,學生預習、復習成為一種強制化規定,這對尚未形成自覺學習的小學生而言無疑節約了大量的課后時間,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思想,而思想就是一種學習資源。同學作為學生廣大的學習資源,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理應優化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提升學生課堂學習質量,進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三、課后作業家師合一,“內賢外德”穩步教學逐步提升教學質量
教師時常聽到學生家長在反饋學生課后學習情況與學校學習狀態完全不同,這也是為什么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卻一直不見成效的緣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理應注重學生課后學習習慣的培養。因此,教師理應加強與學生家長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程度,甚至與家長合作提升學生學習質量。
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家長提建議或是與學生家長共同監督學生進行課后學習,進而提升學生課后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達到“內賢外德”的學習狀況,提升自身學習質量。如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家長群等網絡信息途徑,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讓學生意識到即使在課后,教師仍可以督促他進行學習,甚至教師也可以通過家訪等傳統教學方法實現家師合作培育學生的目的。
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為保證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狀態,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需要教師與學生家長進行合作教學。教師與家長相互配合,提升學生積極性,通過穩步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數學作為思維性學科,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理應認識到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氛圍、優化學生家長與教師關系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日前.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2(3):116.
[2]翟樹紅,于躍.“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亞太教育,2016(4):2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