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娟
摘 要: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由于應試教學理念以及所在地經濟條件的制約,導致美術課堂教學效率不高。而課堂教學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是實現美術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是學生提高能力、提升美術素養的主要手段,課堂效率對美術課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有直接關系。因此,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農村中小學的美術教學中,美術課會因以下一些因素不能充分地體現出它的教學有效性:一是美術課不受學校、學生、家長重視,缺乏必要的學習用具,部分農村學校領導認為美術沒有嚴格的考試,沒有細致的考評標準,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所以學校不愿投資,購買美術教學設備;家長們認為美術對孩子們考大學幫助不大,不愿投資;二是美術課在教育教學評價上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如一些學校對美術課的工作量是語文、數學等主要學科工作量的30%,美術教師在職稱評聘、評優選先等方面的待遇都低于其他主科教師;三是美術作為循環使用教材,往屆學生使用后破損現象嚴重,上級只按比例配備教材,造成教材不齊,無法確保美術課的正常開設,更談不上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四是美術教材一些內容與農村學生生活實際相隔甚遠,學生沒有親身體驗,無法完成有生命力的作品;五是非專業教師教美術課。然而,不管什么原因,作為一名農村美術教師,如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就我在美術教學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做法和各位老師交流一下。
一、教學管理、教學理念的轉變
農村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教學思想落后,學校領導、教師教學認識不足,沒有認識到美術課在中小學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性,沒有充分認識到美術教育對中小學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的重要意義。
二、靈活運用教材
對教材內容,我能用的就運用好,能改的就改好,用不了、改不了的就換掉。有些課本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隔甚遠,我們應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走出課堂,將生活與美術結合起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結合民俗民風,因地制宜開發利用民族民間鄉土資源,來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熟悉的氛圍、熟悉的生活環境、熟悉的事物中,充分感受民族精神,了解民族文化,增強熱愛家鄉的情感。比如,八年級《移步換景別有洞天》一課可以拍攝家鄉的涼州植物園夏秋兩季的圖片讓學生體會;比如,可以利用糧食、谷物、樹葉、碎布做粘貼畫;如在講《平面設計的盛宴》時,可把它與標志設計、民族服飾上的圖案、家中的沙發靠墊圖案、床單上的圖案等有機地聯系起來講解。
三、上課“形式”要為課堂“內容”服務
“形式”是指教學構思、手段、方式、方法、流程以及活動設置等,“內容”是指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處理好“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不同的內容有不同的教學側重點。比如素描課重點在于線條、構圖、造型、明暗,讓學生練習線條就尤為重要;水彩畫重點讓學生感受色彩的美麗,讓學生學習色彩的搭配就尤為重要;同時,“形式”的選擇應考慮發揮最大效果,即采取哪種“形式”對于解決“內容”更有效,比如中國畫重點是意境的體現,讓學生體會情景交融就尤為重要。“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欣賞課要多看、多感受;素描課要多畫、多練習;設計課要多聯想、多創新。教學“形式”很多,但一堂課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說哪種形式就一定最好,不同的“內容”應選擇不同的“形式”,“形式”應為“內容”服務。
四、學練結合,分層教學
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學練結合,分層教學。對于基礎好的,悟性高的同學,要培養他們學會創新和求異;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要讓他們學會在不斷模仿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添加,從中感受作品的構思、構圖;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則要讓他們學會臨摹或模仿,從臨摹中觀察作品的構圖、線條、色彩。確定與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可能性相協調的分層遞進教學目標,實施分層遞進教學,教學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五、對學生適時適度進行評價
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的評價建議中提到:“美術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重要環節。”在課堂上,要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心理需求,從全方位、多角度,以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讓學生明白怎樣做最好,哪種方法可行,充分肯定他們所取得的點滴進步,激發他們的自信心;美術作業評價屬于靜態的對于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在評價學生的作業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作出積極評價,要清楚學生的心理,看見微小的閃光之處都應及時鼓勵表揚,要多給予學生建設性的意見,在評價時,應以肯定、表揚為主導,少做批評或否定,學生在完成作業之后,其勞動成果得到肯定和表揚后,都會表現出興奮的心情,學習積極性會更加提高。即使真有問題,也應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向,要清晰有序、重點突出,針對性應強,讓學生知道錯在哪里,怎么去改,不能模棱兩可,否則學生不知道該怎么取舍。
不管怎樣,教師應以良好的精神和滿腔的熱忱,對孩子課堂表現或是繪畫作品進行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摸摸頭的激勵、拍拍背的贊許,都會影響到他們對這位老師或是這門課的喜愛程度,或許也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參考文獻:
[1]楊婷.淺談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2.
[2]劉丹.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J].中國校外教育,201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