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譯碼器在數字電子電路中應用非常普遍,特別是在總線控制的微機系統中廣泛使用,是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的重要教學環節。作者結合多年的教學與實踐經驗,從提高學生興趣,完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入手,對譯碼器教學環節進行了探索,以期進一步完善教學效果。
關鍵詞:譯碼器;數字電子技術;教學設計
譯碼器屬于組合邏輯電路,是對輸入的二進制編碼信號產生對應的有效輸出信號的功能電路。利用它的這一特性,在生產實際中,常用來選擇、查找“對象”,或實現碼制轉換。比如,一座高樓大廈,里面有很多的房間,為了找到對應的房間,每個房間都設有一個唯一的房號,那么,我們就可以根據房號找到相應的房間了,這個過程就是譯碼過程。具體到電子電路,像我們常用到的存儲器芯片,它實際是一個個記憶單元的集合,在這里,每個記憶單元就像一個房間,并有著自己唯一的地址(房號),而存儲器件就像由很多房間構成的高樓大廈,為了能找到、激活對應的記憶單元,在存儲器件中就設置了一個譯碼功能電路,能根據輸入的地址(二進制編碼)找到存儲單元。再如,利用顯示譯碼器,可以將輸入的二進制編碼轉換成對應的數碼管段碼信號輸出,驅動點亮數碼管,顯示字符信息。可見,譯碼器在數字電子電路以及在微機控制系統中,是有著非常多并且非常重要的應用的。因此,譯碼器是《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學生是否正確掌握其特性,能否正確、靈活應用,也是檢驗這一環節教學效果的最終指標。
一、 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1. 理解譯碼器的功能;2. 學會二進制譯碼器內部電路的分析;3. 掌握二進制譯碼器的輸出邏輯表達式及其特點;4. 熟悉二進制譯碼器邏輯符號及其功能表;5. 理解顯示譯碼器CD4511的功能表;6. 掌握二進制譯碼器的應用。
(二) 能力目標:1. 能夠看懂各種譯碼器的功能表,并能正確地加以應用;2. 根據數字電路功能要求,能選擇合適的譯碼器件,并能正確地加以應用;3. 通過應用舉例及練習,培養和訓練學生對數字電子電路的分析能力和設計能力,訓練學生思維的嚴謹性。
二、 教學重點和難點分析
(一) 教學重點:1. 二進制譯碼器內部電路的分析;2. 二進制譯碼器的外特性;3. 二進制譯碼器的應用。
(二) 教學難點:1. 根據二進制譯碼器的邏輯符號特征,正確寫出譯碼器各輸出信號的邏輯表達式,分析出其功能表;2. 正確運用常用的二進制譯碼器,實現功能拓展;3. 組合邏輯電路分析、設計過程中思維方式的習慣性養成。
三、 教學方法
講解法、問答法、演示法。
四、 教學過程及策略
教學過程中,總體上采取遞進式的組織方式,分為譯碼器的概念及特點、譯碼器的原理及功能特性、譯碼器的應用三個環節,由概念到原理、由分析到設計、由理論到實踐進行引導式教學。
(一) 譯碼器的概念及特點
這一環節,分成兩個部分,確定兩個概念。第一部分,譯碼器概念的建立。首先,對前面教學環節編碼器功能的回顧,通過功能反向的方式,引出譯碼功能的概念,認識到由二進制編碼控制產生有效信號輸出的功能方式,建立譯碼器的概念。其次,通過“我們怎么來教室上課”的例子,引導學生認識到房號與教室,從房號找到教室的譯碼功能與過程。再次,利用電子技術中存儲器的實現方式,對照教學樓結構,引導學生認識到電子電路中譯碼器的功能及其存在的價值。緊接著,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生產以及電子電路中,還有哪些可能用到了譯碼器功能?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感覺到譯碼器可以用來“找對象”。第二部分,建立起譯碼功能實現時,輸入編碼的位數與輸出有效信號個數之間的關系。首先,仍然以房號為例,問學生“假如有10個房間,最少要用多少位的十進制數編房號?”“100個房間、1000個房間呢?”感性的總結出房號位數與房間個數之間的關系。其次,讓學生思考,“在數字系統的二進制體系中,2位二進制編碼,可以區分多少個不同的對象?”“3位呢?”讓學生總結出二進制譯碼器輸入信號與輸出信號個數的對應關系。
(二) 譯碼器的原理及功能特性
這一環節,分成三個部分,熟練掌握譯碼器的特性。第一部分,從2線—4線譯碼器內部電路入手,寫出輸出的邏輯表達式,列出電路真值表,觀察分析出電路功能。這個過程,既是對組合邏輯電路一般分析步驟這一知識點的加深,又是對譯碼器功能具體電路的感性體現,要讓學生對2-4譯碼器(74HC139)的邏輯符號、邏輯表達式、真值表有非常熟練地掌握,為后續譯碼器的應用做好準備。第二部分,根據2-4譯碼器特性規律的總結,給出3-8譯碼器(74HC138)的邏輯符號,引導學生寫出其邏輯表達式,分析出真值表,目的是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第三部分,利用圖1,做74HC138的Proteus仿真,通過學生操作、演示的方式,更加感性地體現出3-8譯碼器的功能特性。
圖13-8譯碼器仿真電路
(三) 譯碼器的應用
前面譯碼器仿真,實際已經體現了譯碼器應用中的一個重要方式——找目標、找對象。這一環節中以三個例子講解譯碼器的擴展、利用譯碼器實現邏輯函數功能、利用譯碼器實現數據分配器功能時的分析方法和設計方法,并通過Proteus仿真三個例子,使學生不僅僅是知道譯碼器可以這樣用,更讓學生能根據電路功能要求,設計出正確、合理的電路。
參考文獻:
[1]康華光.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部分(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王芹.《電路》課程的教學思考與改革[J].考試周刊,2017(7).
[3]范莉.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電路》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103).
作者簡介:
章彧,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