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我國初中教學的相關細節要求也變得越來越明確,其中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求我國初中生擁有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動態幾何課程以其獨特的課程性質,對于促進我國當前初中生的思維發展和思維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動態幾何教學可以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鍛煉學生對于數學的思維。同時,動態幾何教學與數學創造性思維的有效結合,可以促進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為此,本文著重分析了動態幾何教學以及數學創造性思維的關系以及在初中課堂的應用的幾點意見。
關鍵詞:初中數學;動態幾何;創造性思維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新科技的教學模式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動態幾何軟件在教學里面的推廣,促進了動態幾何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幫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此同時,學生通過對幾何軟件的使用,解決了在學習中遇到的數學問題,并發展了數學的幾何思維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而創造性的數學思維不僅是當前課程標準對學生思維方式掌握的要求,更是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尤其是數學思維方式的改變與養成。創造性的思維可以幫助學生對數學相關問題進行認識、聯系、理解、記憶以及思考,并將以上內容進行有效拼接,這是數學題目解答的基礎,更是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對問題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進而解決的關鍵,對促進學生的學習和進步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 初中課程中的動態幾何教學與數學創造性思維
動態幾何教學就是利用現有的科學技術,利用程序和動態軟件來對數學問題進行建型。將復雜的數學幾何問題借多媒體以最直觀的動態模型展示給學生。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變得更加的簡單、方便、快捷和節約成本。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多自己制作幾何形狀,費時、費工、費力且較為低質,部分幾何模型意識較差的同學依舊難以理解和掌握。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高科技逐漸地走進校園,教師可以通過利用高科技手段的方式,利用現有的科學技術軟件,對相關的幾何問題利用軟件建立模型,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對數學的幾何模型有深刻的理解和體驗,提高對數學幾何模型的認識,找出數學幾何模型相關問題的實質,對于促進我國初中生的演繹推理以及空間想象力的培養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初中生數學思維的訓練不僅僅是課程標準的要求,更是促進我國初中生利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關鍵。而數學創造性思維作為數學學習領域中較為綜合的思維能力,可以將學生所學到的形象性思維和創新型靈感綜合,并讓兩者共同作用,打破學生的傳統思維模式構架,讓學生更有創新型,探索具有創新能力的數學思維和方法,實現學生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和學習質量。
二、 動態幾何教學與創造性思維關系
數學學習有著獨特的特點,其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動態幾何教學可以將一般性的數學思維特點例如概括性、統一性等進行訓練,讓學生可以掌握并且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可以靈活且有創新地解決問題。從另一方面而言,動態幾何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數學創造性的思維,當學生面臨問題的時候,可以對問題進行自主分析,自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動態幾何教學和創造性思維兩者緊密結合,互相促進。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指導教學的方式,讓學生通過使用電子軟件技術來對幾何圖形進行構建。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不斷地加深對幾何圖形的理解與體會。同時學生在構建模型的過程中,不由得會接觸相關的公式定理以及性質等數學課程的相關內容,這對于學生鞏固課程知識和掌握理論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教師通過指導的模式進行教學,是讓學生獲得課堂自主權的一種方式,是一種打破傳統教學理念和方式的行為。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對模型的思考與構建,真正的融入學習中去,學生也因此可以放松自我,對于教師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有著積極的作用。例如在勾股定理這一課程教學中,傳統的方式要求學生掌握定理,就算有部分教師會對其的推導有一定的講述,但枯燥難解的公式和抽象復雜的幾何模型以及復雜的推理步驟讓學生避而遠之。不利于學生對勾股定理的理解與記憶,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難以靈活應用,創新型解決問題的要求更是無從談起。而在動態幾何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作任意直角三角形,以該直角三角形的三邊為基準向外作正方形,此時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對正方形構建的差異來進行相應的修改和糾正,保證每一個同學作的圖都是我們所需要的。然后再引導學生利用軟件中的度量工具對正方形的面積進行計算。觀察其數量關系,并通過不斷的引導式提問的方式,讓學生一步步地得出直角三角形的所共有的關系——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這種教學方式不僅避免了公式的復雜和幾何的抽象,更是避開了復雜難解的推理過程,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創新和模型構建思想的訓練。
其次,數學的難度不僅僅在于數學模型難以在學生心中構建,也是因為數學圖形中包含了許多抽象的部分。例如線與線之間的關系(平行、垂直等)、特殊圖形(對稱圖形)、特殊的對稱方式(中心對稱、軸對稱等)等抽象的概念極易讓學生產生困惑,而這卻是數學創造性的體現。而動態幾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和感知這些數學模型,或者以展示圖片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到這些圖形就在我們身邊,學會在生活中思考和學習,并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予以解決。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對于復雜幾何問題的理解與學習,更可以幫助學生將數學與生活聯系,充分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提高欣賞抽象的數學美的能力,實現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三、 如何在初中開展動態幾何教學和數學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工作
(一) 提高教師創造性思維教學的意識和能力,做到帶領學生探討學習的工作
教師是課堂的主要領導者,初中課堂中的教師要充分發揮帶頭領導的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動態幾何的學習和數學創造性思維的訓練。我們要求教師要給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但這并不代表教師在課堂中無作為。我們教師要提高對動態幾何教學的認識,對學生以及教師本身的傳統的幾何教學思維進行改革創新。教師要做好帶頭作用,教師學生共同進步,發現數學中的美,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對相關問題進行整理和總結,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
(二) 利用現有的科技教學手段,創建教學情境
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多媒體在當前教學中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我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對當前的課程內容進行改革,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對于課堂的興趣,極大地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同時多媒體可以通過圖片、視頻展示等相關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避免學生注意力分散等問題。例如在《豐富的圖形世界》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如果不使用多媒體教學的話,對于點數、面數以及棱數等相關內容難以開展講解,學生難以學到相關知識點與內容,而這些知識點卻是教學中的重點所在。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的方式,運用動態幾何教學的方法繪制立體圖形,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相關知識點并發現其中的規律。
(三) 利用實驗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師可以在課程中開展實驗操作的教學,進一步的促進學生數學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分析數學幾何的規律,鍛煉數學思維,并通過實驗驗證所得到的結論。而初中階段的數學思維尚不成熟,讓他們將創造性思維的結論用簡單的文字表現出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過實踐操作。通過實踐操作,讓學生對概念有進一步的理解并掌握其中的原理,體驗發現數學規律和概念的過程,同時結合實際,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建立真正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擴展想象力,培養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成績的提高。
四、 總結
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教師要運用多種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和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不僅要求初中生要有良好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也要具有良好的創造性的數學思維,并具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曾紹西,王琳.試論初中動態幾何教學與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科學技術創新,2015(18).
[2]馬萍.初中動態幾何教學與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21).
[3]張婧.初中動態幾何教學和數學創造性思維培養研究[J].速讀旬刊,2017(8).
作者簡介:
陳宇,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