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宏啟
摘要:在新課程的標準下,向學生灌輸書本理論與知識不再是教學的唯一目的,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思維能力才是關鍵。本文主要探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小學生的數學思維的培養路徑。
關鍵詞:數學教學;小學生;數學思維;培養路徑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已成為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必要任務。著重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思維活動性強是數學教學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在短期內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必須在開展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活動中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利用多種有效的方式,使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1.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的意義
縱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可以發現:學生數學水平發揮不穩定,常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環境因素、外界因素等。雖然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因有一部分學生自身具備較高的學習能力,故可以很快理解教師講解的內容。而針對學習能力相對較低的學生,在學習新的知識的過程中,常需要應用死記硬背這種原始的方法,長此以往,學生之間的差異會越來越明顯,對于學生的個體發展十分不利。因此,要有效解決學生數學學習難的問題,必須意識到,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性。
2.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主要是指數學中一種特定的形象思維,其多用于形象的數字化轉變中,通過轉變,完成數字運算的任務,這也是數學思維的基本要求。數學思維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思維,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這對于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與創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要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學生自身的數學思維非常關鍵。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數學思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主動發現問題,并就圍繞問題的本身進行思考,并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法,這也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解決問題與觀察的能力。
3.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應遵循的原則
3.1教與學有機結合原則
從整體來看, 數學思維與數學知識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在數學知識中,若缺少數學思維,不僅會導致學生學習課本知識時顯得非常吃力,還會影響教學的效果。數學思維蘊含在數學知識教學中,兩者屬于相輔相成與相互促進的關系[1]。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富有創新與想象精神,不斷嘗試在數學知識中尋找數學思維,并將其引入到實際教學中,進而拓展數學思維。
3.2循序漸進原則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首先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要明確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一項任務,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與灌輸,學生才能擁有數學思維。一般情況下,數學思維是蘊含在數學知識中,只有少部分的數學思維集中在某個單元中,還有一些數學思維反復出現在不同的單元中。甚至有幾種思維方法在當下使用是并不會產生非常明顯的效果,需要間隔一段時間才能看到其成效。因此,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需要經歷一個逐步提高、不斷出現、逐漸理解與不斷出現的過程,唯有這樣,才可以加深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思維。
4.培養途徑
4.1為學生創建出相應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基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創建出與課堂內容相應的教學情境。創建教學情境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感受,還可以提高學生主動思考與探究的意識,從而完成學習的任務,并實現教學目標。從實踐結果可以看出,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情況,并結合數學知識,創建出與其相應的教學情境,從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實現學習與教學目標。創建教學情境需要注意以下兩點:(1)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全面分析教學內容,而且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備課從教材中存在的問題與教學的難點與重點這兩個方面入手,并以此作為創建有效教學情境的基礎[2]。(2)教師創建教學情境,必須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這是由于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創建出不同的教學情境。比如針對低年級的學生,教師要確保創建出的教學情境充滿趣味與游戲性,唯有這樣才能盡快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與欲望;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在創建教學情境的過程中,要適當地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學生可以從實際生活中尋找到與數學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的意義與價值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唯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主動思考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4.2進行想象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將形象的數字促成數字運算,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想像力對于擴展與延伸學生的思維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勇于創新傳統的教學方法,通過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像力。學生在想象時,教師要做好學生形象思維發展的培養工作,比如,在向學生講述關于“三角形內角和”的內容時,為了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三角形圖形進行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去想象和發掘四邊形、五邊形及更多的多邊形的內角和。比如在學習四年級“圖形密鋪”時,通過引導學生對熟悉圖像的分析和理解,使學生可以明確更多圖形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讓學生想象總結出具備什么樣特點的圖形可以進行密鋪。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有效的引導,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將形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具體的化知識,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
5、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對于提高其學習效果與教學質量,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講解課本知識,還要適當地結合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王海俠.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 教育現代化.2017(27)
[2]王春玲.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