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兵兵
摘 要: 寫作是對聽、說、讀等語言技能的綜合運用,是一項重要的語言輸出技能,寫作水平越來越受到重視。詞塊教學法的研究熱度近年來呈持續升溫狀態,本文簡要介紹了詞塊的定義、分類及理論基礎,以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為切入點,初探詞塊教學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詞塊教學法 高中英語教學 寫作教學 寫作水平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英語新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中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越來越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寫作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作為一項重要的語言輸出技能,是學生借以交流思想、表達觀點、抒發情感的有效途徑。中國高中英語寫作存在一些問題,總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詞法錯誤;(2)句法錯誤;(3)語篇錯誤。傳統的寫作教學法很難解決這些問題,此時詞塊教學法應運而生。
詞塊教學法于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在我國引起廣泛關注,受到學者們的熱烈追捧。研究者們發現,學習者在學習語言時,大腦中會保留一些固定或半固定形式的預制語塊,可直接提取稍做加工便可有效運用,其語言表達會更加準確、流利和地道。因此,筆者認為,詞塊教學法為外語教學的發展翻開了新的篇章。
二、詞塊的定義及分類
語言學家們各自的研究視角和出發點不同,對詞塊的定義便不盡相同,其中較有影響力的有兩種。其一是Nattinger & DeCarrico(1992)在其著作《詞匯短語和語言教學》中,將其定義為“詞匯短語”,他們認為詞塊是介于詞匯與句子之間的一種固定或半固定模式,集形式與功能為一體且使用頻率較高。其二是Lewis在“The Lexical Approach”(1993)里提出:語言是由具有語言意義的詞匯構成的,而不是由具有詞匯意義的語法構成的,強調應重視培養學生對語言的“切塊”能力。
正如語言學家們對詞塊的定義各抒己見,在詞塊分類方式上他們持有不同的觀點。雖然他們的分類方式有重疊之處,但都站在各自的研究視角,遵循著各自的分類原則,體現了詞塊形式上的整體性和語義上的約定性的特點。筆者采用Nattinger & De Carrico的分類方式,根據詞在語篇中所起到的銜接作用將詞塊分為以下四類:(1)聚合詞語(poly words):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詞組。(2)習慣表達方式(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指人們在應用時可以整體提取且具有語用功能的模化式語塊,包括習語、名言警句、社交用語等。(3)短語限制結構(phrasal constraints):使用者可以根據實際語用情況適當改動的短語框架。(4)句子構造語塊(sentence builders):指一種句級詞匯短語。
三、詞塊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1.二語習得理論基礎
美國語言學家Chomsky(1976)的普遍語法理論認為,人們生下來就具有一種普遍語法,天生就有學會語言的能力,成人與兒童習得語言的機制都遵循著“觀察—假設—驗證”的過程。他們將外界的語言輸入未加分析地整體記憶、存儲在大腦中,然后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對這些語言板塊直接使用或加以改造,并通過以后的分析建立正確而完善的語法規則,達到創造使用的階段,完成交際任務。這符合人對事物從模仿到創造、從簡單到復雜、從一般到特殊的認知規律。
2.心理語言學基礎
心理語言學是與心理學和語言學交叉的一門新興學科。美國心理學家Miller & Selfridge(1950)提出了“組塊”這一概念,他將組塊定義為大腦如何在短時間內對所接收到的信息進行編碼,并將幾組甚至多組小的語言單位整合成較大的語言單位的過程的結果。Miller指出,學習者以組塊的形式加工信息可以擴大信息容量,在使用時可直接提取稍作加工,使信息從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
3.語料庫語言學基礎
Sinclair等語言學家建立了含兩千萬詞的COBUILD語料庫,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語言中存在大量固定程式化的詞塊。人類大腦中存儲著大量的固定或半固定化模塊,人類只需要從大腦語料庫中反復提取詞塊直接或調整后使用即可。
四、基于詞塊教學法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設計
學習者在英語寫作過程中通常會在詞匯、句法、語篇等方面存在問題,而詞塊正是融語義、語法和語境為一體的固定或半固定化預制組塊。因此,運用詞塊教學法可以很好地改善中學生寫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筆者將按照“識別詞塊——操練詞塊——輸出語篇”的教學步驟,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為例具體介紹基于詞塊教學法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設計。
1.識別詞塊
詞塊意識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后天有意識地培養。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詞塊意識,幫助他們正確識別詞塊。高中學生在課堂中主要通過閱讀課文識別并積累詞塊。如本單元課文中:dress up; day and night; play a trick on; look forward to; in memory of; It is important to...;The main reason is that...通過向學生介紹詞塊的概念及分類,學生了解詞塊的特點和優勢,識別和掌握詞塊。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建立“語塊庫”,寫作時可以直接提取。
2.操練詞塊
學生在初步理解記憶詞塊之后,要及時加以鞏固練習,使短時記憶轉變為長時記憶。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設計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鞏固練習。如設計讓學生用詞塊概括每一段大意、配對連線、詞塊填空、翻譯及句型轉換練習等活動。通過這些可理解性的輸入,學生反復操練與本單元話題相關的詞塊,將詞塊吸收并存儲在大腦中,以便進行本單元話題寫作時直接提取加以運用,從而提高語言輸出能力,保證語言輸出的流利性、準確性和地道性。
3.輸出語篇
經過對詞塊的識別與操練之后,教師可以設計與本單元所學詞塊相關話題的作文題讓學生進行實際寫作練習。通過寫作前準備階段:頭腦風暴、思維導圖;寫作中階段:列提綱;寫初稿;寫作后階段:自評、同伴互評、教師評價等環節訓練學生將詞塊運用到英語寫作中。如設計寫作題目為“My favorite festival——The Spring Festival”,具體環節如下:
第一步,頭腦風暴。學生通過對作文題目進行思考并進行頭腦風暴,激活學生頭腦中的詞塊帶來更多的寫作靈感。如:wear new clothes; eat dumplings; get lucky money; play fireworks; red lantern; have fun...
第二步,思維導圖。鼓勵學生提取頭腦風暴中的有用詞塊并列出思維導圖。
The Spring Festival
Time Meaning Reasons Activities
↓ ↓ ↓ ↓
in January or February get together wear new clothes; play fireworks;
eat nice food; have fun get lucky money...
第三步,列提綱。引導學生對所選取的詞塊進行梳理并造句,如:in January or February→The Spring Festival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初步形成一些寫作句式,為接下來的寫作打好基礎。
第四步,寫初稿。在學生掌握豐富的與寫作話題相關的詞塊句式之后,教師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結合自己的寫作思路,把詞塊連成段落,同時注意文章的框架結構,進而初步形成一篇連貫的文章,初步驗證詞塊運用的有效性。
第五步,作文評價。在學生完成初稿后,教師要求學生進行自評或同伴互評,以此檢查詞塊運用是否正確及內容、語法、標點符號等是否存在問題。最后,由教師對學生作文進行檢查評價,將詞塊使用錯誤現象予以指正,劃出優秀作文中的詞塊讓學生摘抄記錄,豐富學生的詞塊量,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和寫作興趣。
總之,通過與學生的交談了解到,詞塊教學法在高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提起寫作學生不再感到畏懼,寫作效果明顯。
五、結語
詞塊是融語法、語義和語境為一體的預制組塊,可以很好地改善學生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類型的問題。詞塊教學法可以增強學生的詞塊使用意識,寫作不再是逐字逐句的中式翻譯,克服了母語負遷移、中式英語的現象。對大量詞塊的熟練掌握可以增強學生寫作的流利性、連貫性和地道性,增強寫作的語篇組織能力,從而提高寫作成績。同時,學生的寫作態度也有了積極的轉變,對寫作不再產生抗拒心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寫作水平隨之提高。總之,筆者認為,將詞塊教學法應用于英語寫作研究中是十分有研究價值的,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和教育發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1]Nattinger, J. R. & J. S. De Carrico.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2]Lewis, M.. The Lexical Approach[M]. Hove: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 1993.
[3]廉潔.詞匯短語對第二語言習得的作用[J].外語界,2001(04):29-34.
[4]劉金妹.中國英語學習者與預制語塊的學習[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21):53-55.
[5]王全云.詞塊學習對英語寫作影響研究綜述[J].教育教學論壇,2011(14):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