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珍
摘 要:隨著科技與文化的發展,先前的教育教學方法越來越不適用于當下的學生教育。因此引發了一系列小學教育教學改革,改革的深入強調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重點。只有提高學生課堂練習程度,才能有效適應小學教育改革,才能使學生提高學習成績,適應新時代。目前,教師對如何設計新型課堂練習還不是很在意,或者說還沒找到切入點。如何在新理念指導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呢?
關鍵詞:小學教育;課堂練習;有效性
現在小學教育還存在許多弊端,比如教師課堂教育形式太單一,一味地講知識,機械地做練習題,導致學生上課枯燥無味,注意力不集中,對老師講過的內容應用起來不自如:教師不管不顧學生的差異,統一授課,要不使成績優異的學生原地踏步,要不使學習差的學生接受不了而煩惱。所以,小學教育工作者要注意知識的靈活應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足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數學活動經驗。”由此看來,合適的課堂練習,對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尤為重要。科學的課堂練習設計,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我覺得應從如下幾方面,優化教師對課堂練習設計。
一、提高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認識和活動的巨大動力,是開發智力大門的鑰匙,小學生是好動的,他們更關注的是有意思的事情,枯燥無味地傳授知識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一旦有了興趣,才能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從而關注老師說的每一句話。所以在課堂上,我們不管從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都要圍繞一個“趣”,才能使教學變得高效化。
二、分層次的課程練習
教師應該根據課本的難易程度,對知識點與規律進行分離,引導學生逐級學習。先對簡單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梳理,然后再花時間對較難的知識分層教學,確保每一個學生都理解本節課的知識點。同時,練習也要由淺入深,先讓學生做簡單題,充分掌握簡單知識點,然后提出難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全神貫注地研究問題。深入地揭示整體知識的規律和內在的本質,提高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和解題能力。分層次練習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盲區,促進思維多方面發展,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教師也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進行不同層次的糾錯教學。理解能力較好的同學,讓他們自己快速找到自己的錯誤;對于理解能力一般的同學,教師輔導找出錯誤并給予改正;而對理解能力較差的同學也許教師講一遍也不能完全理解,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習好的同學幫助學習差的同學掌握。比如:建立幾個學習討論小組,組里分一兩個學習好的同學,帶動學習差的同學。分組討論的方法可以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精神,同時也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達到學習進步的目的。
三、學生自我演練
現在很多教師還是停留在“不多做題怎么能會題”的觀念上,大量地讓同學做題,注重做題技巧的練習。新課改要求老師減少練習量,課堂上留給老師更大的空間。老教師一般注重講課,用自己新穎的講課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缺乏其他的練習,如,動手訓練、動口訓練等。為了讓課堂生動起來,老師應該先講一個入門,然后選幾個比較簡單的數學問題,讓同學分組討論,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課堂練習上,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講自己解題的思路,然后老師再做點評,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整個思路的理解與認識,如果學生的思路存在錯誤,老師的糾錯也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避免下次再犯錯。學生的自我演練加強了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增加了學生上課的興趣,提高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理解與鞏固,使課堂練習變得更有意義,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課堂后的提高
學生平時碰到難題的時候,大腦很活躍,思考得比較周到,因此在下一次遇到同樣題型的時候就容易記起當時的思路。而對于比較簡單的題,學生往往不重視,從而忽略了它的細節,錯一次之后也不懂得改正。因此,我們在課堂練習之后,應該讓學生自己整理自己的錯題或沒有理解透徹的題,建立一個錯題本。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的印象,而且能作為學生復習的資料。在學習不太緊張的時候,我們要盡早讓學生養成糾正錯題的好習慣,這樣時間久了,量變就會引起質變,學生就能靈活面對考試,更注重細節,改掉馬虎粗心的習慣,在以后的學習中一定會受益匪淺。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科不僅要考慮數學本身的特殊性,也應遵循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心理因素。所以在教學中,首先應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產生動力,此時老師要創造各種能夠提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方式,然后根據學習能力的情況分組教學,課堂練習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帶動學生去學習,以此來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大有效力。同時,也不能忘記課堂后的鞏固練習,建立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付曉云.淺談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J].新課程(中),2018(1):250.
[2]朱紅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J].青海教育,2017(10):46.
[3]劉加泉.淺談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7):62.
[4]李曉麗.試論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5(6):71.
[5]劉傳敏.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有效性的研究[J].學生之友(小學版)(上半月),2010(1):4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