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明
摘要:英語是中職教學中重要的學科,新形勢下中職英語的課程改革,讓英語教學面臨新的改革和發展,教師同樣需要轉變教學方式,迎接新的挑戰。本文從中職英語課堂的教學現狀分析,層層推進,逐個分析了教學理念、教學思路、教學手段以及學生的能力、學生主體地位等。
關鍵詞:課堂氛圍 課堂思路 教學主體 英語能力
就職業英語目前的現狀來看,學生普遍成績不理想,基礎知識薄弱是最突出的問題,再加上沒有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失去能將英語學好的信心,甚至產生抵觸心理。職業教學發展的過程中,英語教學日益受到重視,激活英語教學課堂是中職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要任務。
一、當前中職英語課堂出現的問題
就當前中職英語教學現狀來看,有很多頑疾問題同時又出現很多的新問題。第一點,教育理念落后,與時俱進能力差。第二點,教師對學生英語能力一無所知。第三點,師生角色顛倒,學生喪失主體地位。第四點,教材為主的課堂已經遠遠落后于時代的腳步。第五點,學生英語各項能力參差不齊,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學內容的側重點難以平衡,詞匯、閱讀、聽力問題突出。
二、教學理念的更新
教學更新是教學進程中的首要環節,只有制定好教學大綱,確定教學思想,才能為以后教學的發展指明方向。比如,中職英語教學要有專業性、針對性。對于專業性的詞匯要求學生熟練記憶,教師教學中多加注意中職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比如,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中更加注重各地風景名勝、人文歷史的英語解說;而金融類專業則需要經濟類專業詞匯的記憶等。
三、學生能力的測評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大潮下,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用語,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能力的突出也為學生畢業找工作提高了競爭力。教師首先應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書面測試或者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對學生的英語能力加以了解。其次,找到適合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方法。最后,學生在錯誤糾正的過程中,心理狀態很容易就松懈,這時學生就需要外部力量的輔助,教師應起到監督、激勵的作用。對學生“因材施教”,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不斷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體驗到英語學習的興趣,為以后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
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中職英語學習最大的困境是學生和教師的角色顛倒。教師在教學課堂上講得風生水起,臺下學生卻聽得興致缺缺。當今時代,我們越來越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需要學生張開嘴去交流,教師在課程設計以及課程實施中,讓學生多動腦、多動嘴,教師少填鴨式教學,鼓勵學生多練習。學生作為不可復制的個體,每個學生又存在差異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同時兼顧學生的差異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五、改變教材為主的教學思路
教師在教學中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不僅僅是依靠教材傳授知識,在教學中教師的廣博知識也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一部分。教學生活化,讓學生感受到英語不是懸浮在空中的樓閣,英語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首先,英語歌曲的推薦。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讓學生在音樂的世界里感受英語的魅力。其次,英語電影的推薦也是一個英語學習的好機會,學生可以在英語電影中感受到口語的魅力。再次,教師可以根據節日特點對教學進行設計,學生在實踐活動活動中,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以及樂趣。最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總結、歸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有限的課時里更加系統的吸收課堂知識,把新知識轉化成自己知識網中的一部分,讓學生少走彎路。
六、教學手段更新
學生的注意力大約只能集中30分鐘左右,只有不斷給學生感官上的刺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情、熱情,才能激活課堂氛圍。首先,可以采用課前表演的形式。每節課給學生留出10到15分鐘的英語表演時間,讓課堂上的學生感受到英語不僅僅是教材上冷冰冰的字母,英語也是有溫度、有感染力的一種存在。學生可以結合自己專業知識表演或自由發揮,表演形式不限,學生表演完畢后,學生英語提問、教師點評,教師發現學生表演或問答過程中的錯誤時,要明確指出并糾正,這是學生記憶最深刻的時候,利于改正錯誤。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生活中的實際物品激發學生好奇心進而引出課堂接下來要講授的知識,循循善誘、逐漸深入,由具體事物發展到抽象思維,在課堂無形的影響下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最后,教師僅靠板書上課的傳統方式已經漸行漸遠了,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利用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多方面展示教學的內容,還讓英語知識更加立體化、形象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讓英語詞匯“活起來”,更利于學生們英語詞匯的記憶。對于聽力的練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倍速播放,不斷磨練學生的耳朵,為學生提供更純正、官方的英式和美式英語發音。
七、各項英語能力逐個擊破
單詞、語法、寫作、聽力、閱讀以及口語中任何一項都是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所有環節并非一蹴而就,是日積月累的過程。首先,詞匯的教學是基礎,教師對于單詞的講解是學生記憶的助推力,但詞匯量的積累只有學生自己幫自己。在日常的交流中,生僻詞匯很難用到,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有針對性的去記憶相關詞匯。其次,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學生廣泛閱讀英語文章,在閱讀中學生可以擴展自己的視野,了解更多西方的風俗習慣、人文歷史,學生在閱讀中慢慢會產生語感。學生在閱讀完英語文章后,教師可以根據英語文章提出問題,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了解。最后,聽力能力是很多中職英語教師頭痛的地方,教師要營造一種英語語言的氛圍,教師可以由日常的交際用語到專業談話,學習的難度逐步加大,讓學生有適應期和緩沖期,不會因為一個字也聽不懂,產生抵觸和排斥心理。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的評價和反饋,學生和教師之間建立起良性的溝通,才能攻克各項英語難關,師生共同進步,最終提高學生英語思維能力。
總之,英語學習不是一夜頓悟的,是一天天進步積累提高的。教師以學生為課堂主體,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手段,為學生打造一個充滿活力和激情的課堂。教師的努力再加上學生的配合才能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中職英語的發展更是需要學生和教師一起努力,共同探索出中職英語教學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