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玲
本文內容為中國物流學會課題《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ZW2018023的研究成果
摘 要: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已全面開展,通過調研,了解到現代學徒制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調動企業參與高職教育熱情方面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但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和校企共同參與度方面都還存在一些問題,為提高現代學徒制培養質量,提出基于構建KPI指標對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培養質量進行評價。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培養質量;KPI指標
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2014年12月,在河北唐山舉行試點工作推進會,會議要求加快推進試點工作,因地制宜地開展試點工作。2015年8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的通知》公布了165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從此,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得到教育部和人社部的大力推進,通過對多加學校和企業的調研,了解到現代學徒制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調動企業參與高職教育熱情方面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但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和校企共同參與度方面都還存在一些問題,當前物流企業對人才需求量達,員工流失率高,對現代學徒制培養熱情也高。我院與蘇寧易購于2017年12月達成了學徒制培養協議,很多現代學徒制培養存在的問題迫切需要解決。
一、現代學徒制的內容
現代學徒制辦學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1)校企聯合招生。我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較多,學校提前與企業溝通好,確定企業需求,再根據需求與企業人力資源部一起遴選學生。學生入校后有雙重身份,既是學生,又是企業員工。
(2)學校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學生不僅要在學校學習公共課程與專業課程,還應該到企業接受企業培訓,學習職業技能,這樣不僅能達到學校的全面發展的培養要求,還要獲得企業要求的職業素養。所以,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是與企業一起制定。
(3)企業與學校輪番教學。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學生第一年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在618時,到企業實習一周,初步感受企業崗位與企業文化;第二年,在學校學習專業知識,到企業實習一個月,接受企業師傅的教學;第三年,在企業接受技能訓練,老師跟班指導。
(4)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聯合教學。教師與師傅分工明確,教師傳授理論知識和基本的職業技能,企業師傅教會學生崗位技能。同時,雙方都要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的額培養。
(5)課程的設置。在課程設置時,學校和企業聯合設計,需要同時滿足學校和企業的培養要求,既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要讓學生掌握職業技能。
(6)就業去留問題。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與培養后,能留在合作企業里,是企業和學校雙方共同的期望。
二、現代學徒制存在的問題
1.企業與學徒間缺乏信任
企業實施現代學徒制,是期望通過與學校合作培養出更高質量和更多數量的符合企業需求的員工。在培養的過程中,企業付出了較高的成本。然而企業對人才需求期望很高,但也面臨著較高的員工流失率,企業留用現代學徒制畢業生時,面臨著學生的跳槽問題,面對去留問題,學校和企業也不能采取強制性的措施。另一方面,學徒對畢業后的薪資以及升遷問題,對企業也缺乏信心。
2.學徒權益保障制度的缺失極易導致學徒異化
現代學徒制學生的角色定位雖然從入校起,既是學生又是員工,但主體角色還是學生,但目前,在我國,缺乏對學徒制學生的學習任務、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監督,也沒有統一的部門對企業培養質量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這樣就很容易導致學生淪為企業的廉價勞動,極大地降低學校、學生和家長的參與熱情。
3.未能明確企業師傅的角色定位
現代學徒制的教學任務需要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的共同參與才能完成,物流企業的員工流失率比較高,企業師傅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去教學生職業技能,但在心理上,并沒有很強的歸屬感,所以,角色定位上,也不會把自己當成一名教學者,也不會盡可能地去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
4.不科學的課程框架易造成學徒培養質量的失控
對于物流管理專業,愿意與其建立現代學徒制班的都為物流企業和電商企業,而這些企業的共同點是人才需求旺盛,企業在成立現代學徒制班時最期望的是解決大量員工短缺的問題,反而培養質量并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更不會花大量的時間與學校共同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框架。
三、現代學徒制的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構建
從教師管理體制而言,高職院校一般不設專職的現代學徒制教育師資隊伍,經過調研,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雖然取得一定的辦學經驗,但是,一直以來,各高校和企業并沒有對現代學徒制的教學質量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學校和企業的合作也處于一種彈性非常大的狀態。隨著試點院校的增加,企業和學校的教學質量的考核評價問題也就越來越明顯了。如何確?,F代學徒制培養中,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制度化、常規化、健康可持續化,這是我國教育部門、學校和企業都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所以也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操作性可強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以切實提高教師的現代學徒制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
針對以上問題,建議將關鍵績效指標管理思想引入到高?,F代學徒制教育教師考核評價體系中,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簡稱“KPI”)。
績效包括結果和過程,績效的考核不只是對結果的考核,更注重過程,關鍵績效指標遵循的是80%的工作任務由20%的關鍵行為完成,這樣使得考核目標少而精,簡單明了,可控性和管理性都大大地增強,明確現代學徒制教育學校教師與企業師傅考核評價的關鍵性指標,從而使得學校對企業的考評和企業對學校的考評都有一套目標明確的評價標準,從而有利于保證現代學徒制教育教學質量,推動現代學徒制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四、現代學徒制的考核評價原則
通過對現代學徒制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一方面要考核評價各個方面,包括對學校的評價,涉及到招生,教師的培訓,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還包括對企業的評價,涉及到學生的選拔,師傅的教導,對學生的激勵以及學生福利待遇的安排。因此在制定考核評價體系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客觀性原則
在客觀的立場,對學校和企業的各項工作進行公平、客觀、合理地評價,在實施考核評價的過程中,對于事實不符合的工作不予評價,這樣得到來的評價結果才會更讓人信服。
(2)激勵性原則
激勵本是心理學的概念,激勵兩個字,但包含的是激發和鼓勵兩個方面的內容,激勵通過滿足個體需要的外在事務,作為目標來激發或者刺激動機,使人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是一種調動人的積極性的過程。在激勵機制中,設置目標是一個關鍵環節。目標設置必須同時體現組織目標和學校、企業需要的要求。通過考核后,對現代學徒制教師和師傅的教學分為A、B、C、D四個等級,A級薪資上浮20%,B級薪資上浮10%,C級按照常規薪資發放,D級薪資下降20%。
考核評價主體應該要有學生、現代學徒制學校、企業,還應該有同行專家,同行專家由已有成功實施現代學徒制培養經驗的學校教師或是管理人員擔任??己嗽u價不僅僅是高校、企業對現代學徒制教師、員工管理和控制的一種手段,更重要的是通過考核要讓教師、企業知道為什么會取得這樣的考核評價結果,哪些工作做得不錯,哪些工作還存在不足,以便在以后的現代學徒制教學工作中加以改進,更好地服務于現代學徒制工作。
參考文獻:
[1]李軍.高校教師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J].高等教育研究所,2013,(1).
[2]李玉松.基于KPI的高校教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學理論,2011,(18):285-286.
[3]李江立.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四化培養模式的探究[J]經濟師,2013(2):141-142.
[4]趙志群.職業教育的工學結合與現代學徒制[J].職教論壇,20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