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彬
摘 要:在新的核心素養培育思想影響下,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認真研讀核心素養的真正思想內涵,仔細審視自身的校園文化,對學校思想理念文化、制度規范文化、環境創設文化進行新的思考和調整深化,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學校引領者,要認真研究核心素養培育帶給學校文化的影響和深遠改變。
關鍵詞:核心素養;學校文化;影響;啟示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8-28
作者簡介:文 彬,男,中共黨員,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火星第二小學校長。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品格和關鍵能力。這一教育思想的落實,需要有好的基礎,那就是學校文化。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積淀形成的、為大家所認同和遵守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物化環境的整合,由觀念文化、規范文化和物質文化構成,也是學校建設和發展的基本構架。
優秀的學校文化立意,能賦予學生獨立的人格和精神,激勵學生不斷成長、反思和超越。核心素養的培育,需要從學校文化的不同角度協同推進。所以它為學校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作為學校引領者,我們在認真研究核心素養內涵的基礎上,要認真做好校園文化的建設。
一、核心素養培養思想影響精神文化
1. 精神文化思想的深化和落實
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它又被稱為學校精神,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是一個理念識別的系統,包括基本理念、辦學愿景、培養目標等。
全新的“核心素養”的教育視角,為我們在辦學思想的調整和內涵豐富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即在新的發展歷史階段,如何在基本的辦學思想理念的基礎上,適當核心素養教育要求,豐富辦學內涵,提升教育品質,這是觀念的根本改變。這就要在校園文化的基礎精神與核心素養的教育要求下,進行學校辦學精神文化的調整和深化。
比如核心素養強調知識的適當掌握,要改變知識主導的教育價值目標取向,從單一的知識獲得變成更豐富的核心基礎形成,從復雜的知識學習走向簡潔的知識基礎,找到最核心的知識架構。強調要去除每個年齡段不必要的思維和能力發展的“垃圾知識”,更加注重過程與能力素養的發展。核心素養還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
有了這樣的思想基礎,學校發展的過程中,就要在頂層設計時,強調整體理念及其具體化,完成學校形象構建,做到理念一致、功能協調、結構統一、資源共享、管理標準化等,從全局的角度出發,對學校各層次、要素進行統籌考慮。
基于此,有些學校的傳統辦學思想理念、培養目標等,可能就需要作出一些調整,跟過去有所差別。這是作為學校發展的共同追求,是學校首先要重視的教育的大方向,是戰略性的規劃。同時有了這樣的基本思想理念,教育的根本目的要求才會得到轉變,核心素養理念的真正落實才會有好的基礎。
小學生的素養和品質,就是國民未來的品質。學校必須在核心素養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完成文化建設的核心領域的調整和深化,形成良好獨特的文化,這對辦好一所學校具有重要意義。
2. 教育管理領域的要求和改變
在學校教育管理的不同領域,我們也要實現學校辦學精神文化的重新定義,比如學校要以知識與技能為媒介,在師生教育教學的互動之中,保障每個學生核心素養基本的形成,同時尋求不同個性的發展、多元聲音的表達,創造一個“和而不同”的天地。在班級管理領域,我們更加重視學生關鍵品格和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 在學生自主發展、學生個性發展、課堂教學管理、班級管理評價等方面都要在思想上重新思考和設計。
我們要在核心素養理念的啟示和影響下,完成學校不同領域工作理性的升華,管理思想的創生,對教育工作開展和教育規律把握,形成自己深刻和獨到的認識。讓學校的不同身份角色得到進一步明析,這樣的辦學思想才能為核心素養的培育構建良好的平臺,確保正確的方向。只有形成自己系統而獨特的辦學思想體系,倡導的辦學理念有獨特的文化氣質,培養人的目標旗幟鮮明,學校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被社會認同。
二、核心素養教育思想促進制度文化的完善
制度文化的內涵包括各種成文的和習慣的行為模式與行為規范,它是一個不斷運動、變化著的過程。核心素養的提出對我們完善學校制度文化也有著很多的要求和啟示。
世界很多有名的學校都以嚴格的制度著名,比如英國的伊頓公學,雖然大家對它的辦學有些爭議,但其通過嚴格的制度管理,讓學校成為精英搖籃,培養出多位首相、名人和其他社會精英。他們讓學生在伊頓的6年時間里,完成了生理、心理、知識、體能、思想和社會責任感等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學校培養了學生個性、友愛、忠誠、勇敢、幽默、自信的品質,跟我們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健康生活、責任擔當等要求一致。這些東西的形成,無疑是在學校日復一日對師生的規范要求和管理過程中實現的,從核心素養教育的角度,帶給我們一些校園文化新的思考。
核心素養的落實需要的是制度和規范保障,應該從教師隊伍的建設到教育活動的開展都有明確的制度才能更好地讓素養培育落地。在校園文化的制度文化完善過程中,圍繞核心素養的培育,我們要做好學校行為識別系統的構建,主要包括制度要求、課程設置、專題與傳統活動等內容。
1. 推進學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實
學校應以學生核心素養形成為出發點,制定和完善一些制度,認真予以落實,為學生良好素養的形成提供保障。比如學校“崇德敬業”,本身有著較高自身核心素養的校長和教師團隊的建設和發展,就需要靠完善定期學習提升及引領和培養制度來實現,而學生的學習生活更要規范化,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風。
對于核心素養基礎要求中新的學業質量、評價標準也需要確定,這也是從知識核心時代走向核心素養時代的必然要求。基于核心素養完善學業質量標準,才能改變評價以知識掌握為中心的局面。因為評價制度和方法還將對學習程度做出刻畫,進而解決過去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評價操作性不足的問題。不僅這些,我們現有的課程設計與評價制度和體系都需要重新思考。
2. 深化學校課程改革的內容和教育
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元素將在人的發展與成長中持續發揮作用,具有高持久性。核心素養的形成主要靠學校各類課程的落實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像學習能力培養,需要學生能自主選擇學習對象,采用適合自我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具有終身學習的愿望和習慣。這樣的核心基礎必然伴隨著人的一生,對個體的自我完善與發展持久產生深遠的影響。而這些能力和習慣的形成需要在日復一日的課程教育中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比如我們在新學校的建設過程中,根據六大核心素養的內涵,把辦學思想進行了有目標的具體解讀,在國家課程的基礎上構建了六大核心校本課程,特色內容包括人“和”大課間、禮“和”人生、樂“和”童年等,類別涵蓋基礎、拓展、活動課程等。
3. 推進各類專題與傳統的活動豐富開展
一所學校除了課堂,還要舉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提供舞臺和空間。這些活動有的是傳統的定期的節慶或學科節日活動,也可能是有時代教育氣息的專題活動。在科普藝體節等各類學科活動中,學生獲得個性化的成長和展示舞臺;在游戲般的體育活動里,學生們不僅鍛煉了體魄,而且能形成同學之間的互相尊重、團結、合作、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而在禮儀教育活動中,示范同學的言談舉止成為大家的榜樣。良好的校風、學風就這樣慢慢形成。
學校活動的背后是文化,我們要形成有文化、有品味、有價值的豐富的校園生活,以核心素養的六大內容為中心,開展多彩的各學科文化活動,以強大的感染力和浸潤力,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得到不斷的完善和提高,使他們的視野更遼闊、思路更開闊、知識面更寬廣。
三、核心素養教育思想引導環境文化的設計
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真正有價值的。良好的校園環境表現出一所學校精神的價值取向,是具有強大教育功能的引導資源。在校園文化中表現為一個環境識別系統,如室內外的環境文化設計、校微、文宣等視覺識別內容。
核心素養關注的是生命個體品質與氣質的變化和提升,是與學生個體生活、生命不可剝離的重要內容,可能伴隨一生。這些東西的形成需要我們的特別關注。在學校環境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特別突出核心素養中的基礎元素,如人文藝術、科學精神、健康引導、公民責任等,因為這些基礎元素將在人的發展與成長中廣泛發揮作用。我們在創設學校自然環境、文化氛圍環境、校園周邊環境等過程中,要特別重視核心素養受到的校園空間環境的文化內容和品位影響。
1. 注意學校場地和設施的提供
學校應盡量能為核心素養的形成發展設計空間,比如功能室和場地的安排,還有教育教學裝備的提供等。好的環境為學生提供成長的舞臺、活動的裝備、需要的時空和必備的工具,這對學生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無論是校園的建筑雕塑還是校園小舞臺,讓這些都成為影響核心素養形成的點睛之筆,它們對學生有無窮的感染力,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創造良好的物質文化條件。
2. 充分利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以校園環境建設作為突破口,讓幽靜的校園與不同的空間利用相得益彰,使每一株草、每一棵樹、每一面墻都成為一道會說話的風景,努力營造整潔、溫馨、富有教育意義的育人環境,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能切實發揮校園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既重點考慮核心素養類的信息傳達,又要考慮美觀優雅,讓環境育人的效果發揮到最佳狀態,讓學生看得懂,能思考、有感悟。
3. 充分發動師生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
圍繞各類課程的實施、教育主題,用核心素養的思想引導他們設計文化宣傳、開展活動、展示成果,扮靚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彰顯出當代師生的個性和魅力。因為核心素養還是學科壁壘的整合載體,在校園文化環境建設中要充分實現學科的融合。以核心素養體系為根基,用全面的教育思想將各學科教育實現統籌,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巧妙的設計,讓類似語言、美術、科學等學科充分結合起來,展現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愛學習、愛世界、愛生活,讓環境的教育更有內容、更有韻味。
學校文化引領的理念、規范、環境,會真正指向我們的教育生活,支配著師生的行為方式,對學生的美好情操、審美感受、文化認同、自律意識等核心素養的形成有著良好的影響作用。在核心素養教育思想的影響下,通過豐富辦學思想,認真落實國家課程發展,建設有特色的校本課程,開展活力校園、班級創建,推進各類文化活動,就一定會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育,也會形成自己的學校特色。
校長是學校文化引領者,讓我們在核心素養教育思想的影響和啟迪下,拿出辯證思想、專業眼光,站在他人基礎上思考,培養有素養的好學生,辦有品質的好學校。
參考文獻:
[1]張光義.學校文化建構與踐行[M].重慶: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美)東朗·D·克魯斯.建構強大的學
校文化——一種引領學校變革的指
南[M].朱 煒,劉 瓊,譯.北京:北京
大學出版社,2013.
[3]李偉勝.學校文化建設新思路:主動
生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