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瑜
【摘 要】一直以來,作為基本素質培養的一種重要教育手段,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學前教育師資培訓活動越來越豐富,幼師音樂素養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積累了更豐富的音樂知識與技能。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推行下,廣大家長也逐漸重視起了幼兒音樂教學,因此,必須要重視、完善幼師鋼琴教學。
【關鍵詞】幼師鋼琴;基礎課;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7-0181-02
對于幼師學生來講,鋼琴課是其必須要學習、掌握的一門專業技能課程,在教學中也被列為主科。通過鋼琴課程的開設,能夠引導學生掌握更豐富、適合的鋼琴彈奏技巧,養成良好的彈奏習慣,且能夠不斷增強自身的音樂理解、表現力。為此,面對個體差異較大的幼師學生,為了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在鋼琴基礎課程學習中得到進一步發展,其教師應堅持因材施教原則,積極探索、嘗試科學有效的分層教學策略。
一、幼師鋼琴基礎課程分層教學策略的具體應用
(一)做好學生層次劃分
在正式授課之前,其教師應先對學生進行相應摸底調查,對學生鋼琴學習興趣做出深入了解,除了要檢驗其基礎是否牢固,是否具備一定基礎,還要對其智力、非智力因素做出充分考慮,基于學生自愿選擇、教師評價有機整合的方式將學生合理劃分為三個層次:A層學生:通常都具有扎實基礎、良好學習習慣,且學習興趣較高;B層學生:基礎普遍較好,不僅擁有濃厚學習興趣,也能夠全身心投入其中,同時,在各個層面也具有一些可挖掘的潛力;C層學生:一般都是興趣較低、認知能力較差的學生。為了避免給學生自信心、自尊心帶來不利影響,A、B、C三個層次是隱形教學,不能將其名單公布出來,只有任課教師與班主任掌握即可。另外,為了進一步調動、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三個層次的學生還要定期做出恰當調整[1]。
(二)優化教學目標分層
為了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課程結束后得到進一步提升,其教師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具體來講:A層學生要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與能力,能夠更生動、流暢地演奏相應曲目,且富有較強的表現力,真正實現一點就透,促使其積極進行創造性演奏;B層學生要自覺識譜,能夠將曲目清晰完整地演奏出來,在教師指導下,要更透徹、準確地理解其樂曲,擁有清晰明了的層次,呈現出符合自身水平的理解性演奏;而C層的學生,著重要學會讀譜,在教師的示范指導下,可以正確模仿相應樂曲,能夠順利開展模仿性演奏[2]。
例如:某教師在開展《拜厄》第 48 課的教學活動時,就制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A層學生,要達到獨立自主且流暢的視奏,雙手對立要準確,能夠對樂曲節奏做出準確把握,呈現出較強的表現力,給聽眾真正帶來藝術的美感;B層學生,要對一二小節寫法、彈法的關系做出自主思考探究,積極嘗試自行對位,進行相應樂曲的完整演奏,且可以按照三拍子強弱弱的分布特點,對樂曲推動型進行的音樂感覺做出深入體會;C層學生,高音譜號、3/4 拍號的含義要做出準確理解,能夠通過音符的識別,準確找出相應的鍵盤位置,清楚了解、把握教師的示范,正確模仿附點節奏,進而使得雙手可以實現正確對位。
(三)教學方法與作業輔導分層
首先,針對教學方法分層來講。在實際授課中,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選用事半功倍的教學方法。具體來講:A層學生,可以運用分析、啟發等開放式教學方法,加強學生思維訓練,促進其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B層學生,應重點引用講述、引導等類型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提升,促使其更清晰、準確地理解掌握所學知識點;C層學生,要以示范類型的教學方法為主,幫助學生準確掌握相關知識。每節鋼琴課,都要按照時間恰當分段,且每個時間段都要針對相應層次的學生開展更適合的教學訓練活動。這樣相同層次的學生共同聽課,不僅能夠有效節省教師挨個琴房重復授課的時間與精力,學生之間也能夠相互對比檢查、相互促進,共同學習與提升,進而取得更理想的授課成果[3]。
其次,針對作業輔導分析來講。一方面,鋼琴課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師發揮的只是引導作用,為學生指引學習、發展方向,而其他的知識鞏固,以及技能掌握則需要在課后練習中完成,由此可見,作業的合理布置是至關重要的。鋼琴課作業的布置應始終堅持從學生實際情況入手,注重作業量、難易程度的合理控制,體現出層次性[4]。給C層學生布置的作業內容通常都是課堂上講解的相關知識點,且針對新課預習應給予一些具體提示,只要在分段、分手練習上保持準確便可;B層學生要完成的作業,除了課堂上講解的相關內容之外,教師還應為其適當增加一首與課堂講解難度相同的樂曲,引導學生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能夠逐漸做到舉一反三,另外,在新課預習層面,要完成劇本的視奏;針對A層學生來講,為其布置的作業,除了上述內容之外,還要鼓勵學生基于自身興趣愛好、認知水平來自主選擇一兩首樂曲進行練習,對樂譜進行全面分析,將其中的重難點準確找出,完成相應演奏。
另一方面,在輔導上,也要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選用更適合、針對性較強的輔導方式。C層學生,應著重采用一對一的輔導方式,確保基礎較差的學生能夠在一定期限內得到大幅度提升;B層學生可以著重以小組形式來進行,引導個小組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取長補短,以此來全面增強其學習興趣與效果;而A層的學生,教師則要積極鼓勵其成立興趣小組,通過各類競賽、講座的方式來全面激發其求知欲、表現欲,將其各方面潛能充分挖掘、發揮出來,以此來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良好基礎[5]。
(四)教學評價分層
為了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鋼琴學習中有所收獲,獲得愉快體驗,進而使其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有效激發與保持,促進其學習成績的進一步提升,教師在教學評價上也要體現出層次性:C層學生,在其指法、手法正確時,要給予及時、肯定的評價與鼓勵,以此來促進其學習信心的不斷增強與有效保持;B層學生,要對其識譜、樂譜的理解程度做出合理檢驗,將評價重點放在學習態度、作風與方法等層面;A 層學生,要從不同層面加強其音樂綜合素養的進一步拓展,使其能夠始終保持謙虛、積極的學習態度,可以在不斷學習積累中不斷超越自我。
二、幼師鋼琴基礎課程應用分層教學意義與展望
在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背景下,各幼師學校的招生人數也隨之不斷提升,科學引用分層教學方法,不僅能夠使得鋼琴師資缺失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也能夠為因材施教理念的有效落實提供有力支持,全面適應素質教育需求,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另外,隨著鋼琴學習時間的逐漸增加,以及技能水平的不斷提升,層次上的變化也會越來越顯著,對此,為了取得更理想的教育成果,其教師應從教材選擇、教學內容安排上給予更深層次的分析研究。
三、結語
綜上所述,廣大幼師鋼琴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正確認識到,科學引用分層教學策略來設計、組織各項鋼琴基礎教學活動,不論是對學生鋼琴學習興趣的全面激發,還是對授課環節與成果的進一步優化來講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其教師應從不同層面入手,結合實際授課內容,以及不同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發展需求,制定出科學、完善的分層教學方案,從整體上提高幼師學生的鋼琴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楊潔.項目教學法在幼師鋼琴伴奏技能教學中的應用之我見[J].戲劇之家,2017(18):179-180.
[2]陳哲.職中幼師班鋼琴分層教學法研究——以揭陽市綜合中等專業學校的幼教專業為例[J].黃河之聲,2016(23):6-7.
[3]張宏娜.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幼師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4]賽娜.幼兒師范學校幼師專業學生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
[5]王建軍.中等職業學校幼兒師范專業鋼琴教學現狀調查與校本教材開發[D].華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