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靜娜

摘要:小學英語對話教學要讓小學生的思維活起來。為落實思維培養的任務,教師在設計對話教學活動時可從三個方面進行實踐探索:對話前,引入話題,誘發學生思維興趣;對話中,問題導引,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對話后,擴展話題,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關鍵詞:對話教學;教學環節;思維品質
對話教學是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是為思考而教學的手段。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要以思維品質的培養為導向,精準設計對話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讓學生在每一個教學活動、師生的每一次對話與互動中獲取知識,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對話前,引入話題。誘發學生思維興趣
對話前環節是課堂上對話教學的起始環節。這一環節,通過視頻、圖片、猜測等手段,在極短的時間內,穩定學生的情緒,激活學生已有話題知識和經驗,鋪墊必要的語言和新的背景知識,引出本節課的話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引領學生迅速進入新的學習狀態。
例如,譯林版牛津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8 Our dreams的Storytime板塊是Miss Li和學生在談論他們的夢想。上課伊始,教師呈現有關職業的陰影圖片,如teacher,doctor,cook,nurse,farmer等,讓學生猜一猜,并與學生展開如下對話:
T:Can you guess?What does he/she do?
S:Hes,Shes a doctor/…
T:What doesthe doctor/…do?
S:He helps sick people./…
T:We know something about jobs.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the future?Miss Li and her students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dreams.Lets read it.
教師利用模糊圖片,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猜測圖片上的文本內容,從而激起學生探究未知的熱情,為之后的對話學習打好了基礎。
二、對話中。問題導引。引導學生學會思考
對話中環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關鍵環節。問題是對話的焦點,有問題學生更能主動思考、主動對話。教師要通過有效提問,用一個個問題把學生引入課堂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推動學生學會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不能以單純獲取答案為滿足,而是能夠成為學生思維發生的起點,要有意義、有價值,要具有開放性,要貼近學生“最近發展區”,激勵與引導學生自由思考、自由表達,主動建構。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
例如,譯林版牛津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5 Signs中Story time板塊時,在對文本進行深入解讀后將關鍵詞提煉為the meaningsof signs,教學重點為學生能了解并表達各種標識的含義。在教學的熱身環節,先讓學生欣賞了一首關于標識的歌曲并提出問題:Whats the song about?學生回答:it's about signs.隨后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提出問題:What signs do you know?Whats themeaning of the signs?然后以Mike,Helen和Tim在購物中心的情景,帶領學生進入對話文本,并提出以下問題:What place do theygo?What signs do they see in these places?引導學生找出對話中的標識和相關含義。由此通過問題串的分步推進,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思維的深度也得以推進。
對話教學既要加強問題導引,帶著預設問題走向學生,又要加強對課堂中的生成問題的關注,帶著學生走向生成問題,讓學生主動提問、主動質疑,拓展學生思維。
三、對話后。擴展話題,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對話后環節是指學生在理解和掌握對話文本的基礎上,延續對話題的探討,提升對話文本,是深化學生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重要環節。這一環節應尋求基于教材并高于教材的有價值的對話話題,結合小學生的生活體驗,設計豐富、有趣的再構活動,讓學生活學活用所學語言,創造性地表達觀點,拓展文本內涵,內化文本思想,促進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例如,譯林版牛津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4 Wheres the bird?的Cartoon time板塊是Sam和Bobby在玩捉迷藏。教學完該對話后,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Its Bobbys turn.What will happen?(兩個人順序互換玩捉迷藏,會發生什么)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運用重點句型續編故事。學生編寫了以下故事內容,并配以插圖:
Bobby:One,two,three…
Wheres Bobby?
Ah.hes behindthe sofa.
N0,its not Sam.Whereis he?(想到了Sam最愛的食物魚)
Sam:Wow!A fish!
Bobby:Ha!Hal Here you are,Sam.
學生在教師問題的導引下,運用生活經驗,進行創造想象,合理續編故事,做到了“將文本故事演繹成生活故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加了學習興趣,而且將學習到的內容轉化為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提升了思維層次,培養了創造性思維能力。
編輯:謝尾合